- 基本解释
对别人询问的敬称。 宋 陈亮 《铨选资格策》:“顾方居今而思 艺祖 ,当资格之时而谓銓选之可復,亦徒以谢明问而已。”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 基本含义
- 直接明确地提出问题,没有隐晦或含糊之处。
- 详细解释
- 明问指的是以直接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没有任何隐晦或含糊之处。这个成语强调了坦诚和直率的态度,表达了对真相和事实的追求。
- 使用场景
- 明问常用于表达对某个问题或事情的直接询问,可以用于日常对话、工作场合、学习讨论等情境中。
- 故事起源
- 明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政治家。他非常重视直接而坦率的沟通方式,并提倡明确地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他的这种做法被后人称为“明问”。
- 词语结构
- 明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第一个字“明”表示明确、清晰,第二个字“问”表示提问、询问。
- 例句
- 1. 他对待问题总是直截了当,喜欢明问。2. 在会议上,老板明问了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3. 我们应该敢于明问,不要害怕提出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明问”与“明确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的内容,可以帮助提高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包括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等方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可以明问一个问题吗?2. 初中生:我很喜欢明问老师关于科学实验的问题。3. 高中生:面试时,我会明问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职位要求。4. 大学生:我在研究项目中明问导师关于理论模型的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明问对于解决问题非常重要,不要害怕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