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佛教语。不犯十恶,即是十善。 南朝 宋 谢惠连 《夜集作离合》诗:“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提谓城》:“世尊为説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不犯十恶……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参见“ 十恶 ”。
(2).十个德高望重的人。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应该具备的十种善良的品德和行为。
- 详细解释
- 十善是指佛教中提倡的十种正直、善良的行为和品德,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妄语、不恶口、不狂妄、不贪婪、不愤怒。
- 使用场景
- 十善常常用来教育和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 故事起源
- 十善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认为通过遵守十善可以减少众生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 词语结构
- 十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佛教所倡导的十种善良行为。
- 例句
- 1.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十善,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2. 他遵守十善,一直以来都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十善的每一个字与对应的善良行为形成关联,例如将“不杀生”与一个和平的图像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和理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的其他道德规范和教义,了解佛教文化的深层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努力做到不欺负同学,这是十善之一。2. 初中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我参加了,因为我想做一个遵守十善的人。3. 高中生:十善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在生活中践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十善”的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