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重犯同一过失。《论语·雍也》:“有 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邢昺 疏:“不贰过者,有不善,未尝復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諂黷者,贤人也。” 唐 王维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或白日手刃,或黄尘袖鎚,政宽则以身先诸偷,操急则以事中长吏。贰过不已,万计自脱,公命吏缚之,立死铃下。” 清 陆陇其 《三鱼堂日记》:“偶思不贰过之境界,其难处有二:一则因循怠忽牵制,过往復生;一则虽有心改过,而见识未到,如因噎废食,矫枉过正,亦是贰过。”
- 基本含义
- 指犯了错误但又不肯承认,继续错误或犯更大错误。
- 详细解释
- 贰过是由“贰”和“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贰,在这里表示错误,过表示犯错。贰过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却不肯承认或改正,继续错误下去,甚至犯更大的错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固执错误的态度和行为。
- 使用场景
- 贰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错误后不肯认错或改正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或改正错误的人。同时,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和他人要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故事起源
- 关于贰过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在生活中很常见。人们常常会遇到那些犯了错误却不愿意承认或改正的人,这种行为被形象地用贰过来形容。
- 词语结构
- 贰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简洁明了。
- 例句
- 1. 他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却贰过不改,导致事情越来越糟糕。2. 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及时认错,不要贰过不改。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贰过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部分:贰和过。贰可以理解为错误,过可以理解为犯错。通过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理解贰过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想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贰过这个成语,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不改初衷”、“固执己见”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及时改正错误,不要贰过不改。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贰过不改,让大家都很失望。3. 高中生:面对错误,我们应该勇敢承认,不要贰过不改,这样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