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旗鱼的词语解释
旗鱼的意思
拼音:qí yú    
基本解释

 旗鱼中文名:旗鱼

英文名:Sailfish

基本描述:属于鲭亚目(或写“颅形目”Perciformes),全年皆有产量,一般市面常见的有雨伞旗鱼(芭蕉旗鱼)、立翅旗鱼(白旗鱼)、黑皮旗鱼(黑旗鱼)、红肉旗鱼及剑旗鱼(旗鱼舅)。

详细解释


 基本概述

鲈形目(Perciformes)旗鱼科(Istiophoridae)旗鱼属(Istiophorus)的重要食用鱼和游钓鱼,分布於全世界热、温带海域。吻延伸为长圆形,矛状,与近缘种类如枪鱼的区别是体较细长,腹鳍长,特别是背鳍宽大如帆。体深蓝色,腹侧银白,背鳍亮蓝而有斑点。体长约3.4公尺(11呎),重约90公斤(200磅)或更重。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旗鱼的分类尚无定论,可视为一个种或几个种。

旗鱼,又称芭蕉鱼 。一般体长2000~3000毫米 。为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大洋性鱼类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北至日本南部。中国产于南海诸岛、台湾海域、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旗鱼呈圆筒形,稍侧扁 ;背、腹缘钝圆,较平直 。吻尖长,呈枪状。眼小,侧位。眼间隔宽平。口裂大,近于平直;前颌骨与鼻骨向前延长形成枪状吻部,长于下颌,上颌骨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体被针状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渐向下弯曲后作直线延伸至尾部。尾鳍分叉较深。头及体背侧青蓝色,背侧有横排列的灰白色圆斑,腹部银白色,除臀鳍灰色外各鳍为蓝黑色,第一背鳍鳍膜上密布黑色圆斑 。以小鱼和乌贼类等软体动物为食。

外形特征

体形似月鱼,但背腹宽阔,尾柄亦宽。头吻部钝圆。尾鳍外缘平直。背鳍大于臀鳍,背、臀鳍缘弧形,体色多变,有红、淡黄、蓝、紫红等色,有深有浅,有偏蓝或偏红,上颌像剑样向前突出。青褐色的身躯上,镶有灰白色的斑点,这些圆斑成纵行排列,看上去像一条条圆点线。旗鱼的第一背鳍长得又长又高,前端上缘凹陷,它们竖展的时候,仿佛是船上扬起的一张风帆,又像是扯着的一面面旗帜。人们因此叫它旗鱼。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间有一段距离,第一背鳍前部鳍棘约为中部鳍棘长的1/2。体侧具许多淡色斑。第一背鳍特别高大,帆状。腹鳍较长,仅有一枚鳍棘,可折叠入腹凹内,几伸达臀鳍。除吻部裸露外,其余均被针状圆鳞,多埋于皮下。尾柄较细,每侧有2个短而低的隆起嵴。吻向前延伸,长而尖,似剑形。胸鳍位低。头、体背为青蓝色。

旗鱼生活于水温高的海中,范围极广;台湾周围近海亦有分布。最大的是剑旗鱼,学名XiphiasgladiusLinnaeus,台湾俗名为旗鱼舅,最长可达4.5公尺。黑皮旗鱼全长大约4公尺左右,而拥有帆状背鳍的是芭蕉旗鱼。剑旗鱼、白旗鱼味道最鲜美的季节是冬季,尤其在每年年底元旦至农曆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渔船捕获的剑旗鱼、白旗鱼大多富含油脂;而黑旗鱼、芭蕉旗鱼则在夏季,尤其是芭蕉旗鱼(约在黑鲔季的前一个月左右,一直到黑鲔季完了)在每年三到六月间非常肥美,鱼肉的切断面呈现鲜色,可媲美鲑鱼肉,一般内行人称为金瓜肉(南瓜肉)。旗鱼的肉色赤白,肌红蛋白(myoglobin)含量高。萃取物的成分亦很丰富,尤其是组胺酸(histidin)、鹅肌月太(anserine)等咪唑(imidazole)化合物含量多。与鲔鱼同是养分极高的鱼类,在日本常是寿司与生鱼片中的珍品。

生活习性

旗鱼种类较多,主要有真旗鱼、目旗鱼、黑皮旗鱼、芭蕉旗鱼,其习性大同小异。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5米多。一般形体重60千克以上,有的可达600千克以上。前颌骨和鼻骨向前延伸,构成尖长喙状吻部,形似宝剑。体呈青褐色,有灰白色圆斑。第一背鳍长而高,有黑色斑点,像随风飘展的旗子,故称旗鱼。这种鱼为热带和亚热带大洋性上层鱼类。性凶猛,游泳敏捷迅速,攻击目标时,时速可达70英里,还可潜入800米深的水下。 旗鱼的攻击力特强。它那骨质利剑——尖长喙状物部——非常坚硬。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艘满载石油的英国轮船“巴尔巴拉”号在大西洋上航行,就曾遭到旗鱼的攻击。当时,一条特大旗鱼冲向“巴尔巴拉”号,用“利剑”刺穿油轮的钢板,海水从大窟窿里涌进船舱,船员们惊慌失措,以为遭到了鱼雷的袭击,但并没爆炸,船员们醒过神来,在船体摇晃中看到一条大鱼飞快地游向另一边。过了一会儿,这条大鱼回过头来,又朝船身冲来,刺穿了船舷的另一个地方。结果,旗鱼的“利剑”被折断了,一个水手用绳索套住了鱼尾巴,大家把这条鱼拖到甲板上。经测量,这条旗鱼身长5.28米(包括1.54米的吻部),体重660千克。

旗鱼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和中国的东海南部和南海等水域,均有它的踪迹。台湾暖流(即黑潮,亦称“日本暖流”)的本流是它的洄游区。每年10月中旬以后靠近沿岸。 首先有真旗鱼洄游,接着有目旗鱼洄游,春夏期间有黑皮旗鱼洄游,夏秋有芭蕉旗鱼洄游。洄游索饵期正是钓获旗鱼的大好季节。旗鱼属肉食性鱼类,常以(鱼参)鱼、乌贼、秋刀鱼等为食。钓饵一般选用鲜活的真(鱼参)、室(鱼参)、飞鱼、乌贼、鱿鱼、秋刀鱼等,亦可使用塑胶制的乌贼、小鱼、大虾等拟饵。

捕获技巧

进行拖钓时,一般应使用正式的专门拖钓艇,并且应有专门的装备。钓竿应轻得起80-30磅的拉力,最好选用专门的拖钓投竿。需配备大型绕线轮,并要预先卷上40号(直径约1毫米)的优质尼龙线300~500米,作为母线。在母线下端通过大型返捻环连结“飞机”(即“鸽子”),其作用是使钓组飘浮于水面。“飞机”下端亦通过反捻环连结钢丝子线3~3.5米。子线末端装拟饵或坚固的钓钩。这种装备与钓获金枪鱼的拖曳钓鱼具基本相同。施钓前,首先应寻找或发现旗鱼的游踪。旗鱼游泳的特点是,背鳍和尾鳍往往经常露出水面,根据鱼鳍的动态,即可判断其鱼群的游向。这时,垂钓者应设法将钓组抛到旗鱼游向的前方。只要旗鱼一旦发现饵食,就会张口吞进饵钩,并急忙潜入水中。在这种情况下,即可放出母线,当被拉出200米左右时,一般母线的出线即会变得缓慢些。这时要猛然煞住,并大力作合。这样一来,受惊的旗鱼又会再度疯狂奔游。垂钓者应冷静、沉着,通过放线、卷线、反复引遛,使其疲劳,一般情况下经过3个小时左右,即可拉近船边,借助助捞器,将它捕捞上船。

一般多采用“钓切”的方法,来钓获旗鱼。所谓“钓切”,就是先在船的两边各伸出一根拉力大、韧力强的大竹竿,竹竿的长度应为6米左右。并在其前端用不同粗细的线绳将母线捆在竹竿上,通常捆三道:最前端的捆线要细一些,第二道捆线稍粗,第三道捆线最粗。一般母线用坚固的棕榈绳充当。子线亦用钢丝制作。母线末端拴缚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球形浮漂。每条母线的长度为500米左右,分别盘绕在两个筐子里。施钓时,将装备有“钓切”设备的渔船驶向钓场,当发现有旗鱼洄游时,即可将钓组抛入水中,耐心等待。当鱼讯传来,拴捆母线和竹竿的线绳就会逐道断裂,起到作合的作用。当最后一道线绳断开后,即由筐子里出线。等出线缓慢下来,即可猛然拉动母线,大力作合后,不断拉线、放线,反复引遛,使钓住的旗鱼精力耗尽,从而拉近船边,借助助捞器,把它捕捞上船。 值得注意的是,旗鱼形体大,性凶猛,所以,在捕捞上船前的最后一刻,需用木槌照准它的头部猛力一击,使之昏迷,再捕捞上岸。另外,将钓获的旗鱼拖近钓船时,它有时会疯狂地冲向船弦,用利剑似的长吻撞坏或撞翻渔船,发生意外。这就要提前准备好预防措施,以防万一。还有,如果钓获的旗鱼过大,切不可强拉硬拽。一旦发现无能为力时,一定不可勉强,应当机立断——切断母线,“丢车保帅”,确保人身安全。

繁殖特点

雌雄鱼容易区别,成熟生殖期的雄鱼体色艳丽,处在发情阶段的雄鱼,体上星条纹散乱不齐;雌鱼体色较暗,腹部宽大肥满。产卵箱中要有水草、砂粒和增氧设备。雌鱼排卵延续6-7天,每天10-20余粒不等。然后捞出雌鱼,留下雄鱼,雄鱼极其爱护后代。增氧器轻轻增氧,不要停止。1周左右,仔鱼陆续破膜而出。

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

旗鱼可算是动物中的游泳冠军了,平时速90千米,短距离的时速约110千米。海豚是游泳能手,时速约60多千米。但是,它却没有旗鱼游得快。根据游泳速度记录,次序是:旗鱼、剑鱼、金枪鱼、大槽白鱼、飞鱼、鳟鱼,然后才轮到海豚。 旗鱼游泳的时候,放下背鳍,以减少阻力;长剑般的吻突,将水很快向两旁分开;不断摆动尾柄尾鳍,仿佛船上的推进器那样。加上它的流线形身躯,发达的肌肉,摆动的力量很大,于是就像离弦的箭那样飞速地前进了。 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大西洋海域,人们曾经观察记录了旗鱼的游速。有一条旗鱼,有一条旗鱼,用了3秒钟的时间,游了91.44米,合时速约110千米。

美食料理

在日本料理店最常见的生鱼片之一,白中透肉色、味道甘美的旗鱼让许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过《老人与海》的人也许还记得,片中经常出现一隻吻部细长似剑的鱼,那就是旗鱼。生物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部分文献写成鲭亚目)旗鱼科或剑鱼科,有许多种类。上颚与鼻子异常地突出,形成剑状的嘴巴。体较肥短,略成圆柱状。体背黑紫色,腹部灰褐色,体侧有17~18条不明显之青色横带,各带间有大形圆斑。背鳍蓝紫色,第一背鳍有青色斑点散在。多半分散在开阔的大洋中,为洄游鱼类,在夏秋季时产卵;喜欢吃乌贼、小鱼。是大海中最勐壮的鱼,最适水温约在24~30度。黑皮旗鱼栖息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之暖水海域,而在赤道流及赤道反流海域中洄游量较多。大致而言在10-3月之间,南纬10°以南海域洄游量较多;4-9月间,则洄游于北方海域,在亚热带收敛线以南海域产卵,稚鱼洄游范围甚广。

旗鱼肉白多筋,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宜作上等生鱼片、煎食及作炼製品等。

旗魚塊250~260g、鹽1小匙、糖1大匙、太白粉35~40g、橄欖油1大匙(應該用肥豬肉,我沒有~~所以改用油)、蛋白1個(冰的喔)、米酒2小瓶蓋

作法:(全程使用食物調理機)

1、旗魚块冷凍(不要退冰)切小丁,放入調理機中用“瞬间转”打到魚肉開花

2、放入鹽、糖、太白粉,再用“瞬间转”打到魚肉和調味料密合

3、接著放入油打一打(这时机器內的魚肉已經像一大塊麻糬,很硬很Q了)

4、這時再放入蛋白、酒打一打(魚肉组织开始松开,但是弹性不變)

5、打開蓋子看一看魚肉的軟度和冰度(千万不能退冰了,不然魚肉蛋白接触空气就熟了一半,打出來的魚肉會頂扣扣)

6、接著用快速攪打(小心机器的负荷力,不行就休息一下,再打)

7、最後用刮刀挖1小塊鱼浆出來,刮刀上的魚肉很黏(像麻糬),轻轻晃动刮刀上的魚肉會弹(像蛋白打發,蛋白尾巴會晃),就是成功了

8、接著入油鍋中炸熟,熟了會膨起來(中火來炸;怕焦先用中小火)

基本含义
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的情况。适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工作中需要快速解决问题、学习中需要迅速掌握知识、运动比赛中需要敏捷的动作等。
故事起源
成语“旗鱼”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杨慎在书中写道:“旗鱼之见风也,必先前翅,后翅乃肯去。人之有欲也,宜如是。” 意思是说,旗鱼在感受到风的吹拂时,会先扇动前翅,然后才愿意离去。人也是如此,有欲望时应该迅速行动,不能犹豫不决。后来,人们将旗鱼的敏捷行动比喻为人的迅速行动,形成了成语“旗鱼”。
词语结构
主体词为“旗鱼”,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1. 他的反应真是像旗鱼一样敏捷。2. 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高,大家都像旗鱼一样快速行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旗鱼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旗鱼在海洋中迅速穿梭的形象,以及它的敏捷身手,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关于旗鱼的知识,包括它的特征、生活习性等。2. 学习其他与迅速行动、敏捷相关的成语,如“身手敏捷”、“如风如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像旗鱼一样跑得很快。2. 初中生:他的反应真是像旗鱼一样敏捷,我们都跟不上他。3. 高中生:参加比赛的选手们都像旗鱼一样迅速地游过终点线。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像旗鱼一样敏捷,迅速应对各种问题。
(0)
诗文中出现“旗鱼”的诗词

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

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

旗鱼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

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

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

天涯后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