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泔鱼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才华或者品德非常差,不受他人重视。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者嘲笑某人的无能。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泔鱼。2. 这个人不会做事,就像一条泔鱼一样,一点价值都没有。
- 基本含义
- 指人无能、无用,不值得重视的人。
- 基本解释
《荀子·大略》:“ 曾子 食鱼有餘,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 曾子 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杨倞 注:“泔与奥皆烹和之名,未详其説。” 清 卢文弨 《龙城札记·泔之奥之》:“非烹和也。 曾子 以鱼多,欲藏之耳。泔,米汁也,泔之,谓以米汁浸渍之。”一说,泔当为“洎”,谓添水以渍之。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泔之奥之。”后因以“泔鱼”为检点过失,悔改前非之意。 宋 王安石 《欲往净因寄泾州韩持国》诗:“泔鱼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末路身。”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泔鱼相关的成语,例如“庸人自扰”、“庸庸碌碌”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玩游戏,成绩一直不好,真是个泔鱼。2. 初中生:他从来不参加任何活动,也不做任何事情,简直就是个泔鱼。3. 高中生:他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真是个泔鱼,一点用处都没有。4. 大学生:他什么都不会,一直依赖他人,真是个泔鱼,一点进步都没有。
- 故事起源
- 泔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养了一条鱼,每天都喂它吃泔水。这条鱼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好东西,长得非常瘦小。后来,这个人把这条瘦小的鱼放进了水里,结果鱼却不会游泳,最终被淹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一直被人们看不起、不重视,就会变得无能、无用,最终会自取灭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泔鱼。可以想象一条瘦小的鱼被人们当成泔水喂养,最终变得无能、无用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泔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泔”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猪食的渣滓;“鱼”是一个名词,指的是鱼肉。两个字结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才华或者品德非常差,不值得重视。
- 详细解释
- 泔鱼是由“泔”和“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泔指的是猪食的渣滓,鱼指的是鱼肉。泔鱼的意思是指被人们视为不值得重视、无用的人,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废物”或“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