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节麾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战争及领导军队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支强大的队伍,或者比喻一个有力的领导者。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团队的节麾,大家都很尊敬他。2. 这个国家的军队是国家的节麾,保卫着我们的安全。
- 基本含义
- 指战争中军队的旗帜,也泛指军队。
- 基本解释
(1).古代朝廷授予大将的符节和令旗。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兼两镇之节麾,备三公之典策。” 清 曼殊室主人 《班定远平西域》第二幕:“朕今特举行军旗亲授式,以重使命,卿请前席祗受节麾呀!”
(2).用为对职掌兵权者的敬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其与 百制府 书云:‘…… 额 自上去九月,接奉恩命,调任 江 巡,依侍节麾,俾供驱策。’”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成语,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团队是我们的节麾,大家都很团结。2. 初中生:老师是学校的节麾,带领我们取得了很多荣誉。3. 高中生:政府是国家的节麾,保障我们的安全和利益。4. 大学生:企业的领导者是公司的节麾,决策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 故事起源
- 节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旗帜被视为军队的象征。旗帜上的图案和颜色可以让军队进行辨识和指挥。因此,节麾成为了代表军队的标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节麾的发音“jié huī”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的旗帜上有一个节字和一个麾字,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节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 详细解释
- 节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节指军队中的旗帜,麾指军队。节麾原指战争中军队的旗帜,后来泛指军队。成语节麾用来比喻军队的统帅或者整个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