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biān bì jìn lǐ ㄅㄧㄢ ㄅㄧˋ ㄐㄧㄣˋ ㄌㄧˇ
鞭辟近里(鞭辟近裏)
古代 洛阳 方言。意谓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宋 儒常用语。 宋 程颢 《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朱子语类》卷九五:“‘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只是教人‘鞭辟近里’。” 宋 乐雷发 《雪矶丛稿原序》:“早岁锥鏤纂组,溺志词章,既而悔之,方将鞭辟近里,以进圣贤之学。” 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文化究竟是什么?……但更鞭辟近里的说,倒宁是表示着对于占有欲望的克制与对于创造欲望的培养廓充的那种精神活动的总动向。”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切中要害,说的非常透彻、精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言辞或观点非常精准、深入人心,能够直击问题的本质。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鞭笞百贼,有赦有过,鞭辟近里。”据说,周朝时期,人们在讨论如何惩罚贼盗时,有人提议用鞭子鞭打,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因为鞭子可以直接击中贼盗的要害部位,达到惩罚的目的。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言辞或观点直击要害,非常深刻。
- 词语结构
- 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鞭辟近里,让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 这篇文章写得鞭辟近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 记忆技巧
- 想象一个人手持鞭子,准确地击打目标的要害部位,表达言辞或观点非常透彻、精辟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等,来进一步提高对精准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解释鞭辟近里,我一下子就明白了。2. 初中生:这本书的描写非常鞭辟近里,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意。3. 高中生:他的演讲真是鞭辟近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思考非常鞭辟近里,引发了我对这个领域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