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积聚滞留。《隋书·儒林传序》:“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覈异同,积滞羣疑,涣然冰释。”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 淮 浙 官盐本轻而利重,虽有积滞,官未病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灰尘积滞扶梯,电灯有些破毁的,空空的一大间,疏疏朗朗排着几张极华美的锦椅。”
(2).停滞;迟滞。 宋 欧阳修 《论史馆日历状》:“至於事在目今,可以详於见闻者,又以追修积滞,不暇及之。” 明 唐顺之 《廷试策》:“因选调积滞,设法疏通之,輒凭巡按考语,不復稽其实迹,録其罪状。”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故常有 汉 满 人同官同年同署, 汉 人则积滞数十载,不得迁转; 满 人则俄而侍郎,俄而尚书,俄而大学士矣。”
- 英文翻译
1.(阻塞) backup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长时间积累而不流通、不顺畅。
- 详细解释
- 积滞是由“积”和“滞”两个词组成。积指长时间堆积,滞指不流通、不顺畅。积滞表示事物长时间积累而不流通、不顺畅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积滞常用于描述经济、交通、思想等方面长时间不畅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水流、空气、血液等在某个部位长时间停滞不流动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积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原文是“积滞不通,戎车蓄积”。这个故事讲述了鲁国的战车因为长时间不使用而积滞不通的情况。后来,人们将这种情况用来比喻事物长时间积累而不流通、不顺畅。
- 词语结构
- 积滞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经济积滞,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发展。2. 交通积滞,导致了长时间的堵车。3. 思想积滞,需要开展理论研究和思想交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水管长时间不通水,水流被积聚在一处,形成了积滞的情况。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积滞相关的成语,如“积重难返”、“积毁销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河道被垃圾堵塞,水流积滞了。2. 初中生:他的思想积滞,需要多读书来开阔眼界。3. 高中生:经济积滞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 大学生:交通积滞导致了大量时间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