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僧床,禅床。 明 王思任 《游五台山自普门精舍历涧道至竹林寺》诗:“钟鸣定僧榻,良久又岑寞。” 清 曹寅 《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客牀閒緑綺,僧榻看银山。”
- 基本含义
- 指僧侣禅修的床榻,比喻人安闲自在、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事物。
- 详细解释
- 僧榻是由“僧”和“榻”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僧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榻指的是床。僧榻这个成语比喻人安闲自在、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事物,类似于僧侣在床榻上专心修行。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专注、全神贯注地从事某项工作、学习或修行等活动。可以用在赞美一个人的专注、勤奋和投入的场景中。
-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的学问很高深,但他不愿意做官,只是一心一意地研究哲学。有一天,庄子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做官,庄子回答说:“我宁愿在僧榻上研究哲学,也不愿在官位上受人束缚。”从此,“僧榻”成为形容庄子专注研究哲学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僧榻
- 例句
- 1. 他整天守在实验室里,真是个僧榻上的学者。2. 她对音乐艺术有着极高的热情,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僧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僧榻”这个成语与庄子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庄子坐在僧榻上专注研究哲学的情景,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人生、自由和幸福的独特见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坐在书桌前,认真做作业,就像一个小小的僧榻。2. 初中生:他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专心阅读,真是个僧榻上的学者。3. 高中生:考试前,他每天都会坚持自习,为了取得好成绩,他是个真正的僧榻。4. 大学生:她放弃了社交活动,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科研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僧榻。5. 成年人:他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都充满热情,他就像是个享受工作的僧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