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顿缨一词常用于形容战斗即将开始或进入紧要关头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紧张的局势或关键时刻。例如,在比赛前夕,参赛选手们都顿缨待发,准备迎接激烈的竞争;在关键的商业谈判中,双方都顿缨而待,准备争夺最有利的利益。
- 例句
- 1. 比赛即将开始,选手们都顿缨待发,准备全力以赴。2.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顿缨而待,做好充分准备。
- 基本含义
- 指战马在战斗中停下来,顿时缰绳紧绷,形容形势紧张,战斗即将开始或进入紧要关头。
- 基本解释
谓挣脱绳索。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羈,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唐 李德裕 《似鹿石》诗:“不是见羈者,何劳如顿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顿缨相关的成语,如“顿足捶胸”、“顿首再拜”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比赛开始前,我们都顿缨等待老师的指令。2. 初中生:在考试前,同学们都顿缨待发,准备迎接挑战。3. 高中生:面对高考,我们都顿缨而待,为了梦想努力奋斗。4. 大学生:毕业即将来临,我们都顿缨待发,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 故事起源
- 顿缨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的记载。当时,鲁国和晋国因为边界问题发生冲突,战斗即将开始。晋国的将领晋鄙对自己的战马说:“顿缨!”战马立刻停下来,缰绳紧绷,准备迎接战斗。这个故事形象地展示了顿缨的含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顿缨”与战马在战斗前的紧张状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匹战马在即将进入战斗状态时停下来,缰绳被拉得紧绷,为战斗做好准备,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顿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顿”表示停下来,停顿;“缨”表示缰绳,引申为马的缰绳。
- 详细解释
- 顿缨一词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的场景,战马在即将进入战斗状态时,会停下来,缰绳被拉得紧绷,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这个成语比喻形势紧张,即将进入关键时刻,需要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