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幽寂,寂静。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唐 李商隐 《房中曲》:“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清 朱子臣 《司空楼》诗:“ 江陵 鲤鱼泣幽素, 阳春门 下官家署。”
(2).恬淡质朴。 唐 张九龄 《答陈拾遗赠竹簪》诗:“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明 陈子龙 《岁暮杂感》诗:“君子乐幽素,小人为荒淫。” 清 龚自珍 《寒月吟》:“而我屏见闻,而汝养幽素。”
(3).幽情素心。 宋 吴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词:“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繫幽素。”
(4). 唐 科举科目名。《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 勃 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 唐 科目至繁,《唐书》志多不载,或略见於列传,今裒集於此……幽素;词赡文华;直言极諫;抱儒素。”
- 基本含义
- 指深藏不露、内心深沉的素质或品质。
- 详细解释
- 幽素一词由"幽"和"素"两个字组成。"幽"意为深远、隐秘,"素"意为朴实、深厚。幽素形容一个人内心深沉、才华悄然、不张扬的特质。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才华深沉、不轻易展现出来,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的深远内涵。
- 故事起源
- 关于"幽素"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人雅士的描述中经常出现。这个成语是通过对人或事物内在素质的赞美而形成的,它强调了内心深沉、不轻易显露的品质。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是个幽素的人,不善言辞但内心深沉。2. 这幅画作虽然简单,但蕴含着幽素的艺术魅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幽素"与"幽深"和"朴素"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幽深"表示深远、隐秘,而"朴素"表示朴实、深厚。联想这些词可以帮助记忆"幽素"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内心深沉、不轻易展露相关的成语,例如"深藏若虚"、"内敛含蓄"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个幽素的女孩,从不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2. 初中生:我喜欢这位作者的作品,因为它们总是透露出一种幽素的情感。3. 高中生:他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的幽素品质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