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长久存在之物;固定不变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且荣位势力,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清史稿·礼志十》:“凡贡物各将其土实,非土产者勿进。 朝鲜 、 安南 、 琉球 、 缅甸 、 苏禄 、 南掌 皆有常物,餘唯其所献。”
(2).一般的东西;普通物品。 唐 王度 《古镜记》:“友人 薛侠 者,获一铜剑,长四尺,剑连於靶;靶盘龙凤之状,左文如火燄,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烁,非常物也。”
(3).指常人。 明 唐顺之 《方圆砚铭》:“恶方喜圆,常物之情;喜方恶圆,幽人之贞。皆物我之相笑,无益损乎尔形。”
- 基本含义
- 指常见的物品、日常用品。
- 详细解释
- 常物是由“常”和“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常”指的是常见、普通的意思,“物”指的是物品、东西。常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常见的物品、日常用品。它通常用来形容平凡、普通的事物或者人,与高贵、珍贵的事物相对。
- 使用场景
- 常物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普通的东西,比如平凡的家具、日常的食物等。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表示某人平凡、普通。例如,当你看到一个人长相普通、没有什么特点时,你可以说他是个常物。
- 故事起源
- 关于常物这个成语的起源,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孔融的学者,他非常聪明才智过人。有一天,孔融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的父亲为了鼓励他,特意送给他一块普通的玉石。孔融收下后,却将它当成了普通的石头,没有太在意。后来,孔融的父亲问他是否有用,孔融回答说:“这只是个常物,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常物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常物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 例句
- 1. 这些家具都是常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2. 他是一个常物,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 记忆技巧
- 记忆常物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与日常生活相关:常物这个成语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关,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2. 联想记忆
- 可以将常物这个成语与一个普通的物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常物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比如“常人”、“常情”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物品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成语,扩展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是常物,我每天都在看。2. 初中生:她的外貌很常物,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 高中生:这些衣服都是常物,没有什么好看的。4. 大学生:这种手机已经成为了常物,几乎人手一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