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攘磔的词语解释
攘磔的意思
拼音:rǎng zhé    注音:ㄖㄤˇ ㄓㄜ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清除恶劣的人或事物,特别是在政治、社会等领域中。
例句
1. 我们要攘磔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为人民营造一个清朗的环境。2. 这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攘磔恐怖主义。
基本含义
指摘去病疥。比喻清除恶劣的人或事物。
基本解释

谓宰牲祈禳。攘,通“ 禳 ”。 宋 苏轼 《和子由除日见寄》:“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攘外必先安内”、“攘宇内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攘磔学校里的欺凌行为,共创和谐的学习环境。2. 初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攘磔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3. 高中生:我们应该攘磔自己心中的懒惰和消极情绪,努力学习,追求更好的未来。
故事起源
攘磔一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项羽是楚国的一位军事将领,他在与秦朝的斗争中,亲自摘去了一名士兵身上的病疥,以示对士兵的关心和照顾。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攘磔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攘磔的发音与“嚷着摘”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攘磔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攘磔一词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亲攘磔之。”攘,摘去;磔,病疥。攘磔的意思是摘去病疥。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清除恶劣的人或事物,使之不再存在。
(0)
诗文中出现“攘磔”的诗词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0)

和子由除日见寄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