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瞻覩 ”。观看;看见。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若此,则安可以昧陋不肖之 稹 ,继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后乎?俛仰瞻睹,如遭大宾。”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天寳 中, 兴庆池 上小龙尝出游宫垣南沟,水中蜿蜒,奇状靡不瞻覩。”《旧唐书·良吏传上·韦景骏》:“咸对曰:‘此间长宿传説,县中廨宇、学堂、馆舍、隄桥,并是明公遗迹。将谓古人,不意亲得瞻覩,不觉欣恋倍於常也。’”
- 基本含义
- 目睹、亲眼看到
- 详细解释
- 瞻睹是一个动词,意为目睹、亲眼看到。用来形容亲眼见到某种景象或事物,通常带有一种震撼或惊讶的情绪。
- 使用场景
- 瞻睹常用于描述见到令人惊叹、令人敬畏或令人感动的场景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看到美丽的风景、壮观的建筑、伟大的成就等等。
- 故事起源
- 瞻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斯干》中的一句诗:“瞻彼淇澳,言采其蕨。”其中“瞻彼”意为“观看”、“注视”,后来演变为现在的“瞻睹”。
- 词语结构
- 瞻睹由两个字组成,瞻意为注视、观看,睹意为看到、目睹。
- 例句
- 1. 我终于瞻睹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2. 孩子们瞻睹到了一场美丽的日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瞻睹记忆为“注视着目睹”,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瞻睹相关的成语,如“瞻前顾后”、“瞻前瞻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今天我瞻睹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中学生:我瞻睹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学生:我曾瞻睹到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这让我对科研充满了热情。成年人:在旅行中,我瞻睹到了一座壮丽的古城,让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