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huáng chén qīng shuǐ ㄏㄨㄤˊ ㄔㄣˊ ㄑㄧㄥ ㄕㄨㄟˇ
黄尘清水(黄塵清水)
比喻变化迅速。 唐 李贺 《梦天》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王琦 汇解:“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神山俱在海中。今视其下,有时变为黄尘,有时变为清水,千年之间,时復更换,而自天上视之,则犹走马之速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环境恶劣、污浊不堪。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环境肮脏、污浊,或者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非常糟糕,没有一点清洁和整洁。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杨震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一次到河南任职的途中,经过了一处环境恶劣的地方。当时的河南地区正值战乱,战火连天,土地干燥,到处是黄色的尘土,没有一滴干净的水。杨震看到这样的景象,感到非常震惊和悲伤,于是用“黄尘清水”来形容此地的环境。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对的词语组成,表示对比和强调。
-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环境真是黄尘清水,一点儿都不干净。2. 这个地方的水源被污染了,变成了黄尘清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干燥的沙漠,到处都是黄色的尘土,没有一滴干净的水,形成了黄尘清水的环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环境有关的成语,如“秋毫无犯”、“一尘不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垃圾场真是黄尘清水,臭味都能把人熏晕。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太差了,简直就是黄尘清水。3. 高中生:这家餐馆的卫生状况太糟糕了,厨房里到处都是黄尘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