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入寇的词语解释
入寇的意思
拼音:rù kòu    注音:ㄖㄨˋ ㄎㄡˋ
基本解释

◎ 入寇 rùkòu
[invade] 入侵;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窜犯
倘吴、 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国演义》

近义词

犯境

英文翻译

1.[书] (入侵) invade

详细解释

指外敌入侵进犯。《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方简 时入 契丹 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於 契丹 ,请为乡道以入寇。”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内应》:“ 嘉靖 四十一年,倭入寇,围 兴化府 ,都督 刘显 奉勑赴援。”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联升社学和钟镛社学》:“辛丑年,洋匪入寇省城。”

基本含义
指外敌侵入国家犯境,进行侵略行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历史记载、文学作品或者口语中,用来描述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的情况。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常用来描述外敌侵略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如蒙古入侵、日本入侵等。这些入侵行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因此,“入寇”成为了一个负面含义的成语。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入”和名词“寇”组成。
例句
1. 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外敌入寇。2. 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抵抗入寇的敌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入寇”与外敌入侵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印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入寇事件,如蒙古入侵、日本入侵等,以及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英勇事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中国曾经遭受过入寇的历史。2. 初中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时期,不忘历史的入寇惨痛教训。3. 高中生:通过学习入寇的历史,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保卫国家的重要性。4. 大学生:历史上的入寇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入寇”的诗词

送乡人从军

少年游侠胆通身,结发豪雄易水滨。

一诺捐麋图报国,千金散尽学椎秦。

绝朔风清扬圣德,何物东奴犹叵测。

一朝烽火照三韩,手拂欃枪气吞贼。

仗剑从军度远辽,新投主帅霍嫖姚。

愿请长缨系虏丑,誓将结发绝天骄。

铁甲披寒关塞雪,宝刀照冷沙场月。

雄阵谁论北府兵,盛名不数燉煌卒。

机头少妇莫牵衣,婿本猖狂幽并儿。

此行落在英雄手,生不擒王死不归。

乡闾不葬封侯骨,塞草回青血成碧。

丈夫所志在歼胡,紫绶黄金安足惜。

况凭马革主恩深,少年自许功名掷。

君不见契丹入寇取排门,老死书生徒免役。

(0)

白岩歌为乔希大司马赋

太行西来势如翔,两崖忽断纷开张。

中间沃衍散耕牧,至今风俗馀陶唐。

白岩嶕峣森立玉,疑贮白云千万斛。

又疑天山雪不消,六月悬崖挂飞瀑。

长松矹硉偃虬龙,磐石坐送孤飞鸿。

朝看白岩横,暮看白岩纵。

幅巾芒屦长松下,白岩处处长相逢。

一朝还为苍生起,坐镇留都惟隐几。

江东烟树晚重重,回首白岩云万里。

苻坚入寇不须惊,隐然人倚如长城。

围棋似是谢安石,断靷谁为郭子横。

只将忠赤佐天子,不管白璧来青蝇。

青蝇青蝇何为哉,我思白岩归去来。

(0)

献贺捷诗

唇齿论交岁月长,岂其率意忽颠狂。

元戎统领三军战,巨孽奔冲一阵亡。

莫讶潼江刚入寇,都缘锦浦合兴王。

武功盖世光前后,堪向青编万古扬。

(0)

晚出居庸关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

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

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

(0)

挽世叔文忠公崇绮

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

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

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

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

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

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

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

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旂常。

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

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

(0)

读诸葛孔明传

三顾隆中方释耒,君臣鱼水欲何如。

刘朝旧物期兴复,汉贼中原誓破除。

血食竟能延赤伏,忠贞不负托君储。

区区陈寿何为者,千载谁平入寇书。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