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铜雀砚的词语解释
铜雀砚的意思
拼音:tóng què yàn    注音:ㄊㄨㄙˊ ㄑㄩㄝˋ ㄧㄢˋ
基本解释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 铜研 ”、“ 铜砚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铜研,旦长数寸,有穗。” 元 倪瓒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书法非常优美,字句婉转动人。
详细解释
铜雀砚,是指古代文人用来写字的文房四宝之一,也是古代文人雅致的象征之一。铜雀砚的表面光滑,用它书写的字迹流畅,有一种极高的艺术美感。因此,成语“铜雀砚”就用来形容文章或书法非常优美,字句婉转动人。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赞美一篇文章或一幅书法作品的优美和动人之处,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文笔或书法水平非常高超。
故事起源
关于铜雀砚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铜雀砚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的一首诗中。这首诗是由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所作,其中有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美女貂蝉被锁在宫中,无法出来。后来,人们将“铜雀”和“砚”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铜雀砚”。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例句
1. 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可以说是铜雀砚般的动人。2. 这篇文章的文采真是铜雀砚,读起来让人陶醉。
记忆技巧
可以将“铜雀砚”这个成语与铜雀和砚台这两个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用铜雀砚写字的场景,帮助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1. 学习书法: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知识,学习不同字体的书写技巧。2. 鉴赏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欣赏其中的优美文字和婉转动人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写的字就像铜雀砚一样,非常漂亮。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文采真是铜雀砚般的动人,让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字迹流畅,可以说是铜雀砚般的优美。4. 大学生:她的文章写得非常动人,字句婉转,堪称铜雀砚之作。
(0)
诗文中出现“铜雀砚”的诗词

洗砚池

凿池开半亩,澄泓满池水。

时将铜雀砚,閒来濯尘滓。

游鱼惯吞墨,文士快伸纸。

右军写作工,或云砚尝洗。

(0)

晋永嘉砖砚歌

玉马出地苍鹅飞,侍中碧血溅龙衣。

豆田天子更何在,铜驼荆棘埋烟霏。

永嘉略比唐天祐,无主犹承正朔旧。

中原鼎沸神州沈,一角菁山为谁守。

居民晓起争汲泉,辘轳井眉双瓶悬。

银床金干杳莫问,昆明劫灰余此砖。

铜雀砚材世所艳,字体钟王况不欠。

赏奇须待博物才,临平石鼓丰城剑。

董郎贻我径尺琼,墨海聊作良田耕。

断纹似具鸲鹆眼,新亭涕泪含晶莹。

君不见排墙下有王夷甫,运甓陶公亦徒苦。

笑渠消受石三灾,何如化作刘伶坟上土。

(0)

未央官瓦砚歌

哙豨越布皆功狗,相国发纵常居守。

楚歌四起霸业堕,汉王南面朝九有。

功成治定作未央,连云榱栋将侈富。

翡翠参差覆反宇,日射华光入文牖。

燕啄皇孙炎火微,顿教窥户嗟丰蔀。

金铜仙人辞汉去,清泪汍汍湿肩肘。

一木难支大厦倾,荆烟壒露埋形久。

何人湔剔供濡毫,青铁视此翻觉丑。

呵之有泽理致精,弊而不坏纯且厚。

以静为用故永年,尚卿螺子为文友。

铜雀砚亦擅佳名,陶成四百年以后。

共置明窗净几间,阿瞒有知应自咎。

酂侯岂藉是砚传,是砚真因酂侯寿。

(0)

碧城曲

碧城十二阑干曲,梵字回文亚蛾绿。

阑前多少晓妆人,雪艳花明都似玉。

绕砌三花玉树肥,翠鹂閒共彩鸾飞。

池边清响锵瑶佩,花下灵香拂羽衣。

羽衣瑶佩纷妍妙,观香弄玉都年少。

奏罢《霓裳》奏《绿腰》,上元回首嫣然笑。

琴会何如墨会佳,扶风绛帐有金钗。

偶拈翠羽吟罗袜,閒谱金荃赋锦鞋。

群仙高会群芳宴,紫凤香毫铜雀砚

何人解赋晓仙谣,赋成亲写桃花片。

太白星精笔有神,芙蓉城主谪仙人。

我来同倚阑干曲,不证兰因证蕙因。

(0)

蓟门秋夜四首·其三

彩毫银管墨花香,镇纸狻猊紫石光。

欲试新来铜雀砚,临池塌得十三行。

(0)

李资深赠古瓦砚及诗

世贵铜雀砚,常患伪乱真。

千金买渴雀,虚名何足珍。

李生心好古,身困道不贫。

得此佳陶泓,制由万道人。

慇勤持赠我,器古诗清新。

置之窗几间,日与毛颖亲。

未能草太玄,姑用注获麟。

罗文及端紫,贵幸无比伦。

屈尔居蓬窗,与我同艰辛。

研磨媚权贵,挥染劳精神。

兹我所不敢,铭以书诸绅。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