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注脚的词语解释
注脚的意思
拼音:zhù jiǎo    注音:ㄓㄨˋ ㄐㄧㄠˇ
基本解释

◎ 注脚 zhùjiǎo
[footnote;note;annotation] 解释书中字句的文字
六经皆我注脚。——《宋史·陆九渊传》

近义词

表明、评释、解释、解说、讲明、证明、注解、注明、阐明、声明、说明、诠释、注释

英文翻译

1.footnote; bottom note; subscript

详细解释

见“ 注脚 ”。
亦作“ 注脚 ”。1.解释字句的文字。 唐 于义方 《黑心符》:“《黑心符》微伤大雅,要自伤弓惊饵之言,留之为《颜氏》下一注脚。”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好。”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王郇公封国年月》:“得此考证,不特可补史文之闕,并足为《图经续记》注脚也。”
(2).泛指解释、说明。 秦牧 《长街灯语·我们需要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所具有的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从这一段话中找到注脚。”
解释字句的文字。 宋 陆九渊 《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註脚。” 清 颜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悚敬操持,不徒作语言文字观,则六经子史,皆《家训》註脚也。” 邹韬奋 《信箱·变了什么花样?》:“在旁人或以为你一向思虑周密,独于此文把最要紧的一个註脚竟会疏略,不免予人以造谣的机会了。”

基本含义
指在书籍、文章等的末尾加上注解或解释。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解释或补充说明某个事物或观点的过程。在写作或口语中,可以使用成语“注脚”来表示给予补充解释或说明的意思。
故事起源
成语“注脚”来源于古代书籍中的注解方式。古代的书籍多数没有标点符号和分段,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作者会在末尾加上注解或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词语结构
成语“注脚”的结构是“注”和“脚”两个字组成,其中,“注”表示注解,解释,“脚”表示末尾。
例句
1. 这本书的注脚非常详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2.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加上了一些注脚,解释了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注脚”。可以想象在书籍的末尾,有一双“脚”在“注”解释或补充前文的内容。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意义,可以阅读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或词典。通过不断积累和运用成语,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本上写了一些注脚,帮助我们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注脚非常详细,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观点。3. 高中生:在阅读一本古代文学作品时,我遇到了很多生字词,幸好有注脚可以帮助我理解。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会在末尾加上一些注脚,解释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
(0)
诗文中出现“注脚”的诗词

西林入室歌

有一明珠光烁烁,照破三千大千国。

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岩壑。

亦名九转大还丹,谓之长生不死药。

步步华严妙宫殿,重重弥勒宝楼阁。

墙壁瓦砾相浑融,水鸟树林共寥廓。

缺唇石女驾土牛,跛脚木人骑纸鹤。

三业三毒云去来,六根六尘月绰约。

所以然者本体空,谁言何似当初莫。

此珠价大实难酬,不许巧锥妄穿凿。

若要秘密大总持,只于寂灭中摸索。

几多衲子听蛰雷,几个道人藏尺蠖。

茫茫尽向珠外求,不知先天那一著。

何须重注脚注脚,也不恶好呵兄弟。

杜宇声随晓雨啼,海棠夜听东风落。

(0)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斋戒叩头笺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

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

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

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

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

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

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

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

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

杜郎苦瘦帽擪耳,程子久贫衣露肘。

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后生。

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

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

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0)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六

善者多魔自古今,佛魔一体只空心。

心迷不觉悭成贼,心悟回头便舍金。

莫怪迷心心怕贼,贼心对面也难寻。

三途地狱因斯得,奉报须防仁不仁。

不是道人先注脚,免他来喜去沈吟。

一年三百六十日,梦想颠倒不曾息。

耳闻眼见善庵名,更莫邪言喧戏剧。

思量生死大惊神,唯了本心称第一。

暂时忽听本无心,解脱沉沦千万亿。

寄语诸人莫蹈虚,勾阑不稳莫稍依。

莫令堕入深坑下,未免先当说与伊。

来往任观心不住,声香味触且随时。

孤峰独特谁为伴,尘世忙然我道奇。

(0)

水调歌头·其十四答霍渭厓论学

漫顶伊川帽,徒扣紫阳关。

不见宫墙数仞,何处把身安。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难还。

原无钻孔铁,空慕点颜丹。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

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

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都不疗饥寒。

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

(0)

送关广文典教琼山

游不必京华,仕不必台阁。

君不见仲尼欲浮海,子舆劝击柝。

男儿生不逢孔孟在邹鲁,忍使昔圣今贤终寂寞。

出身但愿作儒官,振起颓风返淳朴。

一朝筮仕初得心,不惮乘桴徇木铎。

珠崖去乡二千里,白浪如山天一角。

大鹏奋翼徙南溟,回首蓬蒿笑蜩鸴。

到时桃李花正妍,独拥皋比陈绝学。

谈经论义羞雷同,直指先天觉后觉。

图中一画见天心,纸上六经皆注脚

申韩功利等粪壤,汉儒章句仍糟粕。

诸生侧耳闻未闻,薄海同风争拔濯。

彼都贤哲曾閒生,文采风流今似昨,如海忠介之骨骰、丘文庄之淹博。

当年文献未坠地,好与时贤兴礼乐。

刺桐开,木棉落,城南更与诸生约。

椰子浆,清可酌,槟榔花,香可嚼。

舞雩归咏春正佳,到处东风似乡国。

莫道广文贫,儒门原澹泊。

莫道广文卑,閒官无束缚。

挥手重相期,勿复怅离索。

昔年此地我曾游,海阔天空纵行乐。

别无一物贮空囊,祇有清风满归橐。

世外閒人似贵人,千里一堂同作略。

长官不比老僧贫,常禄犹堪支负郭。

探囊剩有一钱看,笑杀山中老饥鹤。

(0)

招提联句同林见素何燕泉赋

散步逢招提,借榻共盘礴。

祇园峙双树,玉署来孤鹤。

藻镜湛清渊,贯城明碧落。

三人坐未行,六籍文可博。

孔壁开心传,汉庭重经学。

活水浚源头,禅流嘲注脚

度世创虹桥,谈空抗鳌阁。

鸣磬诵涅槃,传灯恣谈谑。

扫除忘自身,解脱问谁缚。

削发逃君亲,布金入囊橐。

姚师遗影堂,靖难建荣国。

往事如浮云,彼髡竟冥漠。

携尊且尽欢,列俎纷参错。

浩浩襟期同,亹亹指趣各。

花朝药始齐,鸟弄歌仍作。

兰烟袅篆猊,松露惊栖鹊。

聊成石鼎联,匪赴旃檀约。

老梦在沧洲,荩怀效葵藿。

披衣起翱翔,振缨望寥廓。

浅霞绮尚明,返照丹犹烁。

尘劳倏已消,兴喻殊可托。

初月出碧山,咏归得真乐。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