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新唐书·崔琳传》:“ 玄宗 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 琳 等名,覆以金甌,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 崔琳 、 卢从愿 乎?’帝曰:‘然。’”后世因以“甌卜”为择相之称。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态度犹豫不决,没有主见。
- 详细解释
- 瓯卜是由“瓯”和“卜”两个字组成的。瓯是古代用竹制成的一种盛酒器皿,形状像瓢,用来盛放酒。卜是古代一种占卜的方式,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事情。瓯卜原指用瓯盛酒,卜辟邪魔。后来引申为比喻人的态度犹豫不决,没有主见。
- 使用场景
- 瓯卜常用来形容人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缺乏果断的态度。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在重要问题上没有坚定的立场。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了一只瓯,他觉得这个瓯非常漂亮,便决定把它带回家收藏。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又开始犹豫,不知道是继续带回家还是放下。最后他决定卜一卦,结果卦象显示他应该把瓯放下。但是他又觉得可惜,于是又卜了一次,结果还是放下。他再次犹豫不决,最终无法下定决心,结果把瓯放在路边,回家时又后悔不已。这个故事就是瓯卜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瓯卜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犹豫不决,真是个瓯卜之辈。2. 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像个瓯卜,要果断一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瓯卜的发音与“欧布”进行联想,想象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拿着一块布在思考是否要做出决定。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故事,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成语词典。此外,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成语,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做选择题时总是瓯卜,不知道选哪个答案。初中生:这个同学在班级活动中总是瓯卜,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高中生:考试前的选择题练习让我感到瓯卜,不确定自己选对了没有。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我不想成为一个瓯卜之人,希望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