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服役;服事,伺候。《尹文子·大道下》:“其所望者,盖欲料长幼,平赋敛,时其饥寒,省其疾痛,赏罚不滥,使役以时,如此而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閒隙,周章询请。”
(2).指仆役。 清 李渔 《风筝误·冒美》:“祖父当年不积德,投靠宦家充使役。”
(3).役使,驱使。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 英文翻译
1.use (livestock)
- 基本含义
- 指通过命令、请求、劝说等手段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 详细解释
- 使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使指通过某种手段引导、命令或请求他人,役指被使役的人按照他人的意愿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一方的控制和支配,另一方的被动和服从。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使役常用于描述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和支配关系,强调一方通过命令、请求或劝说等手段使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上级对下级的指挥,老师对学生的教导,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等等。
- 故事起源
- 使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伐木》中的一句诗:“使役我臧获,如之何,害我躬身。”这句诗中的“使役”一词,表示被命令或请求做某事。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整个社会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和控制。
- 词语结构
- 使役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使”和名词“役”组成。
- 例句
- 1. 老师使役学生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2. 父母使役孩子做家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3. 上级使役下级完成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结合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使役学生完成作业,或者想象一个领导命令下级完成任务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使役这个成语,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者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接触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使役我们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家长使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成绩。3. 高中生:社会使役我们背负太多的学业压力。4. 大学生:公司使役我们加班加点完成项目。5. 成年人:政府使役我们遵守法律法规,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