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竹柏的词语解释
竹柏的意思
拼音:zhú bǎi    注音:ㄓㄨˊ ㄅㄞˇ
基本解释

(1).谓竹与柏。《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 洛城 傍竹柏枯伤。”
(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晋 孙绰 《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经焚不渝,故其贞可贵;竹柏以蒙霜保荣,故见殊列树。”《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竹柏,负雪怀霜。” 刘良 注:“竹柏,喻坚贞也。” 清 彭绍升 《秋士先生墓志铭》:“先生竹柏之性,有节有文。”
(3).柏树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 峨眉山 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英文翻译

1.podocarpus nagi

基本含义
指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详细解释
竹柏是两种具有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的植物,因此成语“竹柏”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有志向、有信念、坚定不移追求目标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有高尚品德的人。
故事起源
成语“竹柏”来源于《史记·刘敬传》中的故事。刘敬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位期间非常廉洁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有一次,刘敬的家里着火了,他却没有去救火,而是专心致志地读书。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去救火,他回答说:“竹柏之节,不可弃也。”他用竹柏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坚定意志,表达了他宁愿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也不愿舍弃的决心。
词语结构
成语“竹柏”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竹”和“柏”。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竹柏之人,从不为权势所动。2. 我们应该向那些竹柏之士学习,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竹子和柏树的形象与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联系起来,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想象一个高大的竹子和柏树在风中摇摆,象征着高尚品质和坚定不移的精神。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植物的象征意义和成语的故事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竹柏之人,他从来不做不正当的事情。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竹柏之士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他的竹柏之节使他在逆境中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成为竹柏之人,追求真理和正义。
(0)
诗文中出现“竹柏”的诗词

初冬道中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0)

招隐诗二首·其二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峭茜青葱间,竹柏得其真。

弱叶栖霜雪,飞荣流馀津。

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

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

(0)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0)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0)

虫豸诗.蜘蛛三首·其一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

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

萦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

为送佳人喜,珠栊无奈何。

(0)

集句联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