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回注的词语解释
回注的意思
拼音:huí zhù    注音:ㄏㄨㄟˊ ㄓㄨˋ
使用场景
回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对别人的提问或请求作出积极的回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回注来表达自己对别人提问的回答,或者回复别人的请求或要求。
例句
1. 他总是能够及时回注我的邮件。2. 在会议上,他回注了每一个人的问题。
基本含义
回答或回复别人的问话或请求。
基本解释

(1).水流回旋灌注。《老残游记》第三回:“《后汉书》上也只有‘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迴注’两句话。”按,《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作“洄注”。
(2).回头注视。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生回注城楼之上,黑烟突突四起。”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回注相关的成语,例如“回答如流”、“回应如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问时,我总是能够及时回注。2. 初中生:他回注了每一个同学的问题,让大家都很满意。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他回注了对方的质疑,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4. 大学生:作为班长,我要及时回注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惑。
故事起源
关于回注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成语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人们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回答别人的问题或回复别人的请求被视为一种礼貌的表现。
记忆技巧
可以将回注这个成语与“回答”和“注释”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回答表示回应别人的问题,注释表示对某事物的解释,而回注则是回答别人的提问或回复别人的请求。
词语结构
回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回”是动词,表示回答、回复的动作,“注”是名词,表示批注、回应的对象。
详细解释
回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回”表示回答、回复的意思,第二个字“注”表示批注、回应的意思。回注可以指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可以指回复别人的请求或要求。
(0)
诗文中出现“回注”的诗词

送秦司徒凤山迁司空

玉墀林立佩珊珊,圣主迟回注笔难。

廊庙徽猷归骏望,乾坤春色上龙颜。

传飞羽翰徵书急,船放江津去思闲。

民敝不须多事事,溶溶卿月照寒潭。

(0)

读梁公实诗有感

罗浮七十峰,峰峰白云住。鳌?海上来,吹君向何处。

咳唾落沧波,遂成珊瑚树。

欲作万古色,精英莽回注

摩娑三叹言,胡人不可遇。

(0)

蓦山溪.和清真

筵前方寸,便是阳关路。

记得送君行,泪盈樽、含愁滴处。

繁花细草,相对亦凄然,临岐语。空延伫。

韶光易失,满地铺红雨。

别梦绕沧洲,惯曾听、悲笳戎鼓。

重来旧馆,翻讶乐声齐,歌四举。休回注

白发飘成缕。

(0)

旅兴·其四十七

浮云西北起,飞雨东南去。

微微若轻烟,霭霭如薄雾。

卧疾少出门,不知春巳暮。

芳年复几何,冉冉征鸟度。

花落有再开,水流无回注

坐念入杳冥,明月在高树。

(0)

斯儆吾挽诗·其一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

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

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

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

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

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

(0)

远游出郭

平生不作临行泪,今日出门偏洒缨。

荒冢樵云回注目,季儿灯火重关情。

百年道计三冬路,两地心期万里程。

人事天心若留意,满江风雨忽开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