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稽首常在正式场合或见到长辈、上司等尊敬的人时使用。例如在会议上向主持人致敬、向长辈问候时,可以使用稽首。
- 例句
- 1. 在重要的场合,我们要懂得稽首以示尊敬。2. 见到长辈时,我们要稽首行礼,表达我们的敬意。
- 基本含义
- 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古时的一种礼节;跪拜;叩头到地。主要用于臣对君。
(2) (名)道士行的一种把一只手举到胸前的礼。
[构成]
动宾式:稽|首
[例句]
道士上前打了个稽首。(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和尊敬相关的成语,如“鞠躬尽瘁”、“拜倒在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向老师稽首行礼,表达我的尊敬。2. 小学生:在家里,我每天晚上都向爸爸妈妈稽首问好。3.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我们全体学生都稽首向校长表示敬意。4. 高中生:面试时,我稽首行礼向面试官表达我的诚意和尊敬。5. 大学生:在学术研讨会上,我们都要稽首致意,以示对学术界的尊重。
- 故事起源
- 稽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古人认为低头行礼是一种尊重和敬意的表达方式,所以稽首成为了表示恭敬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kotow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稽首与低头行礼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记忆。同时,可以多加练习,在实践中加深对稽首的记忆。
- 词语结构
- 稽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稽首 qǐshǒu
(1) [kotow]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金瓶梅》
(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公羊传·宣公六年》:“ 灵公 望见 赵盾 ,愬而再拜;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史记·赵世家》:“ 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 胡 服也。’”
(2).犹赔罪。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 匡 廼稽首于 曶 ,用五田,用众一夫曰 益 ,用臣曰 疐 ,(曰) 朏 ,曰 奠 ,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
- 近义词
顿首、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