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迟疾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迟缓,动作迟钝。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缺乏效率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做事迟疾,常常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开始。2. 这个学生反应迟疾,需要多加培养。3. 老人年纪大了,走路迟疾。
- 基本含义
- 迟疾指行动迟缓,动作迟钝。
- 基本解释
亦作“遟疾”。1.或快或慢;快慢。《尉缭子·勒卒令》:“其举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迟疾而不迟疾,是三者,战之累也。”《后汉书·律历志中》:“月行当有遟疾,不必在牵牛、东井、娄、角之閒。”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夫沿 河 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於海。” 明 唐顺之 《与万思节主事书》:“岂所谓历理者七政盈缩迟疾之所以然?”
(2).犹早晚。《三国志平话》卷上:“外有 曹相 、 刘备 两军势甚,兼 沂 泗 两河浸 下邳 ,粮食闕少,迟疾困破 下邳 ,众人皆死。”《三国志平话》卷中:“ 玄德 曰:‘ 关 张 兄弟并众官,準备衣甲,迟疾早晚, 曹公 兵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迟疾相关的成语,如“迟疑不决”、“迟疑不前”等,来扩大对迟疾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做作业迟疾,常常拖到晚上才开始写。初中生:他的反应迟疾,需要多加锻炼提高。高中生:他思维迟疾,需要加强逻辑思考能力。
- 故事起源
- 迟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张丞相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汉朝时期,一位叫做张丞相的官员,因为行动迟缓,被人称为“迟疾张”。这个故事因为张丞相的行动迟缓而流传下来,后来演变为迟疾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迟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行动迟缓,动作迟钝的样子,然后将这个形象与迟疾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迟疾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并列使用,没有明显的主谓关系。
- 详细解释
- 迟疾是由“迟”和“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迟指时间晚,行动慢,疾指速度快,动作敏捷。迟疾的意思是指行动迟缓,动作迟钝,形容人做事慢吞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