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枫柳的词语解释
枫柳的意思
拼音:fēng liǔ    注音:ㄈㄥ ㄌㄧㄨˇ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特长或优点互补,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互补关系。常用于夸奖和赞美。
例句
1. 他的枫柳之姿,让人赞叹不已。2. 这支乐队的演奏,枫柳相宜,相得益彰。
基本含义
指春天枫树、柳树各自的特点,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
基本解释

木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枫柳》﹝集解﹞引 苏恭 曰:“枫柳出 原州 ,叶似槐,茎赤根黄,子六月熟,緑色而细,剥取茎皮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枯木逢春”、“花好月圆”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里,枫柳相依相偎,美丽极了!2. 初中生:枫柳之间,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柔韧。3. 高中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枫柳之姿,只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就能发光发热。4. 大学生:枫柳是一种自然的美,也是一种人文的美,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5. 成年人:在工作中,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枫柳之长,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文选·刘义庆》中。成语的原句是“枫林柳岸,众木所长,各有所宜”。后来,人们将“枫林柳岸”简化为“枫柳”,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枫树和柳树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枫树的叶子呈现红色,象征坚韧;而柳树的枝条柔软垂下,象征柔韧。想象枫树和柳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景象,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枫柳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枫树象征红色和坚韧,而柳树则象征绿色和柔软。成语“枫柳”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不同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相互补充,互相依存。
(0)
诗文中出现“枫柳”的诗词

题延庆寺·其二

寺阁涵虚跨碧潭,菰蒲枫柳认江南。

侍臣家世俱游此,雁叙题名在壁龛。

(0)

剑州官道古松歌

长松不合绾离别,一望云峦尽萧瑟。

海风怒攫龙昼吟,白日无光照岩缺。

横蟠百里如谾豅,奇姿万态羞雷同。

相逢往往若缁素,不然虬髯铁肋真英雄。

卿胡为此鄙琐事,细看悬佩书官字。

岭头日日送行人,销尽拿云无限志。

吁嗟哉,群生位置亦有缘,山林廊庙皆徒然。

君不见眉山大节凛千古,英风伟干凌中天。

桄榔林外老闲散,不如樗栎终天年。

又不见滇南谪戍古遗直,踏歌放浪悲蛮烟。

金鸡永绝刀环梦,至今相门双桂空连蜷。

知君不诩烟霞癖,大野通都聊混迹。

道旁终有有心人,偃蹇龙鳞当自惜。

怪石何年同入贡,转教枫柳争嘲弄。

栋梁之遇自古难,可叹大材成小用。

(0)

咏汉玉屏风叠旧作韵

弘璧夷玉两序间,三棘六异千年右。

诸侯良宝无过斯,讵若宝贤以为友。

孚尹比德时或珍,如乾六爻无一偶。

玉屏方广遗炎灵,抚之光泽不留手。

温室秘赏阅三朝,寓意匪誇弗胫走。

东坡至人有至言,世人安得如汝寿。

星为含誉云为卿,我则成诗今复久。

尔时书题借词臣,自审临池腕力丑。

弹指凡八异春秋,重吟聊命墨卿黝。

琬琰终合付镌华,咄哉瑰质沧桑守。

章草钟?已瞠乎,那能更进辨科斗。

闻之七日集灵台,王母带垂灵飞绶。

双成子登侍东西,觞酌麻姑所进酒。

诙谐白发乃小儿,瞿瞿何来窃窥牖。

交梨火枣仙得餐,斯以赠帝帝拜受。

什袭百代天府琛,好恶何常惟知诱。

嗅人遗制在周官,笔翰休论类枫柳

(0)

君山

一帆天上落,山色扑须眉。

斑竹湘妃墓,丹枫柳毅祠。

风涛环岸涌,钟磬出云迟。

到此襟怀阔,长吟远望时。

(0)

松涛篇为表兄钱养初七十寿

郁郁千岁精,长此百丈姿。

磊砢非一节,葱翠恒若斯。

托生细草丛,常抱云端思。

我兄人之松,轮囷将似之。

早岁涉坎壈,霜霰发离奇。

中年际条达,雨露敷华滋。

风清涛韵远,月照凉飔迟。

哀猿与倦鸟,引接无穷时。

下岂无荟蔚,阴云偃盖垂。

所遇诚千态,松心终不移。

岁寒人目短,桃李争见嗤。

我兄寿者相,灵椿相与期。

愿言加餐饭,兼饵飞节芝。

鹤发象麈尾,长养小龙枝。

幸非枫柳种,楚楚秀阶墀。

(0)

读五贤传偶成五首·其二咏孙兴公

枫柳虽合抱,何如斋中松。

纵无栋梁日,长会九天风。

正声若金石,掷地谐商宫。

寻我遂初赋,意在山水中。

宁知桓司马,复与此心同。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