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画鸡的形象。亦指所画的鸡的图像。古人正月初一有贴画鸡于门之俗,以示吉祥。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於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於牖上,此之遗像也。” 齐治平 校注引 三国 魏 董勋 《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正旦画鸡於门。”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按《岁时记》:‘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贵人尤好画大鸡於石,元日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
- 基本含义
- 指画鸡毛而误以为画鸡,形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详细解释
- 成语“画鸡”的基本含义是指画鸡毛而误以为画鸡。这个成语形容只知道事物的一部分,却以为自己对整个事物都了解了。它用来批评那些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看到事物表面而不深入了解的人。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却自以为了解整个事物的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工作、社交等。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画家非常擅长画鸡。有一天,他画了一只鸡的毛,然后停下来,以为自己已经画好了整只鸡。他自以为是地把画展示给别人看,结果却被人嘲笑。从此以后,人们用“画鸡”来形容只知道事物的一部分,却以为自己对整个事物都了解了。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画”和“鸡”。
- 例句
- 1. 他只看到了公司的表面现象,完全是画鸡。2. 别人只是告诉他一点情况,他就自以为了解了整个事情,真是画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画鸡毛,但却以为自己画好了整只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画蛇添足”、“以卵击石”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会画鸡毛,但却以为自己是个画家。2. 初中生:她只知道自己会唱几首歌,就以为自己是个歌手,真是画鸡。3. 高中生:他只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是个学者,真是画鸡。4. 大学生:他只知道自己会几个专业词汇,就以为自己是个专家,真是画鸡。5. 成年人:他只了解了一点行业内的情况,就以为自己对整个行业都了解了,真是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