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衮鉞中严於笔削,丝纶下逮於兜离。”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上畏昊天之视听,下思良史之衮鉞,则亡羊补牢,今犹可及。”
- 基本含义
- 形容君主威严,权力巨大。
- 详细解释
- 衮钺是由“衮”和“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衮是古代君主的礼服,代表君主的威严和权力;钺是古代将军的兵器,代表将军的武力和权威。衮钺合在一起,形容君主权力巨大,威严不可侵犯。
- 使用场景
- 衮钺常用于形容君主的威严和权力,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个组织的权威和威信。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文章、演讲、讨论等。
- 故事起源
- 衮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军事制度。衮是古代君主的礼服,代表君主的威严和权力;钺是古代将军的兵器,代表将军的武力和权威。将军手持钺,君主身着衮服,形成一种威严和权威的象征。后来,衮钺成为形容君主权力巨大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衮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 1. 君王身披衮服,手持衮钺,威严无比。2. 这个组织的领导层衮钺有力,指挥有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衮钺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君王身披衮服,手持衮钺,威严地站在高台上,统治着整个国家。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衮钺相关的历史故事、古代礼制和军事制度,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衮钺有力地指挥着我们学习。2. 初中生:校长身穿衮服,手持衮钺,出席了开学典礼。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君主衮钺之下,统一了整个国家。4. 大学生:这个研究机构的权威性很高,衮钺无可争议。5. 成人:他在公司中拥有衮钺般的地位,决策权都掌握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