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驼马的词语解释
驼马的意思
拼音:tuó mǎ    注音:ㄊㄨㄛˊ ㄇㄚ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物形象或事物状态,表示既有稳重可靠的一面,又有灵活机动的一面。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既能承担重要任务,又能迅速应对各种变化的情况。
例句
1. 他的形象就像驼马一样,既有稳重可靠的一面,又有灵活机动的一面。2. 这个项目经理能够承担重要任务,并快速应对各种变化,真是驼马之才。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的形象、状态像骆驼和马一样。
基本解释

亦作“駞马”。1.骆驼和马。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周书·异域传下·高昌》:“﹝ 高昌国 ﹞多沙磧,道里不可準记,惟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小説载 明皇 自 蜀 还京,以驼马载珍玩自随。” 清 朱琦 《新铙歌·林丹汗》:“叛者多,莫敢何。驼马弥山翻倒戈, 兴安 乱石青峨峨。”
(2).驮运货物之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二十六日,驼马前发,余饭而出旧城西门。”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骆驼和马相关的成语,如“骆马配”,“骑虎难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像驼马一样,既能帮我做作业,又能带我出去玩。2. 初中生:她的形象就像驼马一样,既有稳重可靠的一面,又有灵活机动的一面。3. 高中生:这个班级的班长就像驼马一样,既能组织活动,又能处理各种问题。
故事起源
成语“驼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十年》的记载。当时,鲁国的昭公派人去周朝送礼,礼物中有一匹骆驼和一匹马。在归途中,骆驼和马发生了争斗,结果骆驼被马踢死。后来,人们用“驼马”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状态像骆驼和马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驼马”。想象一个高大的骆驼和一个快速的马,它们形象的结合代表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驼马”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驼马”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状态像骆驼和马一样。骆驼代表了高大、稳重,而马则代表了快速、敏捷。驼马形象的结合,既有高大稳重的特点,又具备快速敏捷的能力。
(0)
诗文中出现“驼马”的诗词

花马池口外

马嘶风壮出边城,千里川原一望平。

白日鼯鼪跳客路,斜阳驼马走荒程。

遥岑影与云天合,极寒光分沙水明。

大地渺如江海阔,远来车骑若帆轻。

(0)

题花门将军游宴图

花门将军七尺长,广颡穹鼻拳发苍。

身骑叱拨紫电光,射猎娑陵古塞傍。

一箭正中双白狼,勇气百倍世莫当。

胡天七月夜雨霜,寒沙莽莽障日黄。

先零老奴古黠羌,控弦鸣镝时跳踉。

将军怒甚烈火扬,宝刀双环新出房,麾却何翅驱牛羊。

平居不怯北风凉,白毡为幄界翠行。

铜龙压脊双角张,彩绳亘空若虹翔。

将军中坐据胡床,炽炭炙肉泣流浆。

革囊挏酒蒲陶香,驼蹄斜割劝客尝。

赵女如花二八强,皮帽新裁系锦照,低抱琵琶弹《凤皇》。

半酣出视驼马场,五花作队满涧冈,但道欢乐殊未央。

(0)

又嘲

李生来,跋君怕。

不意今日却增价,不画罗汉画驼马

(0)

塞上曲·其三

飞将龙沙逐虏还,夜驱驼马入燕关。

城头残月谁横笛,吹落梅花雪满山。

(0)

座中有搊筝者作白翎雀曲因话及元事口占此诗

胡运消沉汉道兴,毡车宵遁土城平。

兴隆无复残笙谱,劈正谁知旧斧名。

起辇谷前驼马迹,居庸关外子规声。

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

(0)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

崆峒西极过昆崙,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