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传胪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传递消息或传达命令的过程,也可用于比喻传递重要信息的角色或人物。
- 例句
- 1. 他被任命为传胪,负责将重要文件传递给各部门。2. 这位经理是公司内部传胪,负责传达总裁的指示。
- 基本含义
- 传递圣旨的使臣。
- 基本解释
(1).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及第》:“金殿传臚第一声,三元连中占魁名。”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四月初四日殿试,初七日传臚。”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武殿试》:“ 武举 止有会试,无廷试传臚之例。”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唱名》。
(2). 明 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 清 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明史·选举志二》:“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臚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二甲首名传臚,职同将军。”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四:“ 川 汉 铁路驻 宜昌 总理,传胪出身,四品京堂。”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古代中国的官制和使臣的角色,以加深对传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当了班级的传胪,将老师的通知传递给同学们。2. 初中生:班长是传胪,负责将校长的指示传达给全班同学。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传胪,负责传递学生的意见和需求。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担任的角色是传胪,负责将公司领导的决策传达给各个部门。5. 成年人:我在公司担任传胪的职位,负责将总经理的指示传递给各个团队。
- 故事起源
- 传胪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制。在古代,皇帝下达命令往往需通过特派使臣传递,使臣在传递过程中需忠实地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相关人员。这也是为了确保皇帝的命令能够准确传达到目的地。因此,传胪成为了一个表示传递消息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传胪。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的使臣,手持圣旨,忠实地将皇帝的命令传递给各个部门或人员。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传”和名词“胪”组成。
- 详细解释
- 传胪是指古代使臣传递皇帝的诏令或圣旨。胪,古时指使臣,是皇帝下达命令的特派使者。成语传胪比喻传递消息或传达命令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