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竖儒的词语解释
竖儒的意思
拼音:shù rú    注音:ㄕㄨˋ ㄖㄨˊ
使用场景
竖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尊重他人、自以为是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虚心学习、不尊重他人意见的人。
例句
1. 他对老师的指导总是充耳不闻,真是个竖儒。2. 那个同学自从考了个好成绩后就变得越来越竖儒了。
基本含义
形容人有傲慢、自负的态度和行为。
基本解释

(1).对儒生的鄙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駡曰:‘竖儒!夫天下同苦 秦 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 秦 ,何谓助 秦 攻诸侯乎?’” 司马贞 索隐:“竖者,僮僕之称, 沛公 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唐 权彻 《题沉黎城》诗:“不学竖儒辈,谈经空白头。”《三国演义》第三一回:“ 袁绍 大怒曰:‘竖儒怎敢笑我!我必杀之!’” 清 孙枝蔚 《览古》诗:“所恃楫与秩,岂知皆竖儒。”
(2).有时用以谦称自己。《后汉书·马援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李贤 注:“言如僮竖无知也。” 清 杨绳武 《孝陵》诗:“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儒家学说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并学习如何谦虚、尊重他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同桌总是不愿意听我的建议,他真是个竖儒。2. 初中生:他考了个好成绩后就变得越来越竖儒了,不再和我们一起学习了。3. 高中生:那个同学自以为是,总是对别人的观点不屑一顾,真是个竖儒。
故事起源
关于竖儒的故事并不多见,但一般认为它是源于儒家思想的反面。儒家强调谦逊、虚心学习,而竖儒则是指那些对儒家学说自负、傲慢的人。
记忆技巧
你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竖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笔直,高傲地看着别人,表现出对自己知识的自负态度。
词语结构
竖儒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竖儒是由“竖”和“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竖”意为傲慢、自负,“儒”意为儒家学派,指代儒家学说。竖儒指的是对儒家学说有傲慢、自负态度的人。
(0)
诗文中出现“竖儒”的诗词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伯舅各骄纵,仁兄未摧抑。

事业在杯盘,诗书甚徽纆。

西州戎马地,贤豪事雄特。

百万时可赢,十千良易借。

寒食桐阴下,春风柳林侧。

藉草送远游,列筵酬博塞。

萎蕤云幕翠,灿烂红茵赩。

脍缕轻似丝,香醅腻如膱。

将军频下城,佳人尽倾国。

媚语娇不闻,纤腰软无力。

歌辞妙宛转,舞态能剜刻。

筝弦玉指调,粉汗红绡拭。

予时最年少,专务酒中职。

未能解生狞,偏矜任狂直。

曲庇桃根盏,横讲捎云式。

乱布斗分朋,惟新间谗慝。

耻作最先吐,羞言未朝食。

醉眼渐纷纷,酒声频餩餩。

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

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边霜飒然降,战马鸣不息。

但喜秋光丽,谁忧塞云黑。

常随猎骑走,多在豪家匿。

夜饮天既明,朝歌日还昃。

荒狂岁云久,名利心潜逼。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

闲因适农野,忽复爱稼穑。

平生中圣人,翻然腐肠贼。

亦从酒仙去,便被书魔惑。

脱迹壮士场,甘心竖儒域。

矜持翠筠管,敲断黄金勒。

屡益兰膏灯,犹研兔枝墨。

崎岖来掉荡,矫枉事沈默。

隐笑甚艰难,敛容还屴崱。

与君始分散,勉我劳修饰。

岐路各营营,别离长恻恻。

行看二十载,万事纷何极。

相值或须臾,安能洞胸臆。

昨来陕郊会,悲欢两难克。

问我新相知,但报长相忆。

岂无新知者,不及小相得。

亦有生岁游,同年不同德。

为别讵几时,伊予坠沟洫。

大江鼓风浪,远道参荆棘。

往事返无期,前途浩难测。

一旦得自由,相求北山北。

(0)

感怀

昊天厌秦德,瑞气生芒砀。

入关封府库,约法唯三章。

英雄不世出,智勇安可当。

叔孙一竖儒,绵蕞兴朝纲。

逐令汉礼乐,远愧周与商。

逝者如飘风,盛时安得常。

寤寐增永叹,感慨心内伤。

(0)

咏史十二首·其八郦食其

皓首犹誇八尺躯,入门长揖岂豪粗。

时人不识监门吏,英主偏知好酒徒。

东下齐城从染镬,西开汉国未分符。

虽於青史惭前箸,曾是区区一竖儒

(0)

石鼓歌

成均桥门列者石,相传周宣员猎迹。

蓊勃时时云气生,倒薤依微破苔隙。

仿佛娲皇五色堕,错落星辰尚堪摘。

此石阅人人递喜,昌黎先生好尤癖。

可怜光价绝鼎钟,霜草风沙无怜惜。

元和到今复几岁,流落尤能脱臼磶。

金绳断钮玉柯迸,蝉榻何繇见光泽。

孔子删诗偶遗漏,不缘片碣谁搜索。

或疑成后蒐岐阳,椒举之言具楚籍。

车攻即类宣王诗,四牡东徂岂西适。

周家蒐苗世有事,平岐騕雒定何择。

大篆分明史籀手,诅楚卑卑其能役。

况复李斯七日叹,弱骨今犹相碣峄。

此书穆满当伯仲,争令支孽掩宗祏。

宇文偏陋复安取,一笑竖儒揣量窄。

甄丰奇字诚辱收,六体粗堪证今昔。

位置何须争甲癸,参差枉自疑君帛。

从教缺剥费摩挲,古意居然存耆硕。

显晦随人亦有时,一出雍凉几为客。

小雅终存王者气,夜夜精光岌相射。

护持岂为耽奇字,想像中兴在明辟。

方今太平无一事,风雅袅蕤孰捃摭。

但令梦寐到成宣,只字犹堪动心魄。

老生更访吉日碑,剔尽昆仑亦何益。呜呼!

石鼓歌成谁献闻,槐市阴阴土花碧。

(0)

玄涤楼

繄我搆此楼,我意殊有托。

得翁名我楼,与我意殊若。

我楼倚高峰,我楼环大泽。

上可拂丹霄,下可淩广漠。

辟暑接凉台,飞云连杰阁。

秀木种千章,繁荫深相错。

名花莳百种,娇艳竞芳萼。

累石以为山,森森翠如削。

引泉以为池,濯濯清可酌。

菽麦满四原,阡陌附城郭。

春可眺平畴,秋可省收穫。

于此得一名,取义总非薄。

翁也不谓然,冥心为深索。

谓余有心人,尘氛早卸却。

自能脱轩冕,非徒擅丘壑。

玄涤为我题,岂以示微谑。

千古有秘藏,任人自领略。

奈何当我辈,此道致沦落。

卑者耽世缘,高者恣清乐。

讵知性命间,一毫无所著。

元不贵豪华,亦不崇寂寞。

东山妓堪呕,北海宾亦恶。

陶令无弦琴,亦似涉穿凿。

谆谆五男儿,先生已受缚。

绎翁玄涤指,竖儒漫相愕。

太玄本无玄,当从实地作。

欲扣众妙门,一切非糟粕。

扬子谬致疑,毋乃见未扩。

如此玄自存,宁复待疏瀹。

涤于何处施,愚人难索摸。

伎俩日纷纭,神理常浑噩。

譬借匠石斤,为削鼻端垩。

譬就良医鎞,为割眼中膜。

涤尽乃见玄,玄亦于何橐。

所以真如性,无病亦无药。

惟余具微慧,雅志在寥廓。

尽日此楼上,万念归陨箨。

醒坐倦即眠,羹藜而食藿。

间亦窥典坟,不效张华博。

有仆不裹头,有婢长赤脚。

庭并无悬鱼,门安知罗雀。

如此而已矣,翁其发一噱。

(0)

高阳行赠范司成菁山

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酣仗剑谒沛公。

褒衣侧注反遭骂,竖儒瞋目称而翁。

军门拾谒使者入,麾予雪足来趋风。

儒冠自昔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公卿半属鼓刀人,尘埃谁是弹冠者。

侯门峨峨仁义存,金貂白玉多殊恩。

九逵车马若霆击,中台咳吐如春温。

丈夫风云不自致,宁能咿嚘龌龊趋华轩。

菁山先生真握奇,文章垂世光陆离。

悬黎结绿世莫识,《阳春》、《白雪》和者谁。

忆昔予为门下士,诸子森森并兰峙。

白昼行歌秦驻云,醉后清心越溪水。

即今巳及十馀年,人事升沉岂堪纪。

凤仪未上金门书,吕甥尚曳东郭履。

埈也虽负鸿渐翼,失势青云未能举。

去年有诏收骏骨,沉咸十蹶始一起。

先生岂是百里才,骥伏盐车垂两耳。

几年卧游湘水东,洞庭云梦清若空。

青蝇营营止丛棘,白露飒飒摧孤桐。

长安春半气犹烈,上林水冰柳条折。

潞水拿舟不得行,匹马萧萧践冰雪。

高阳客舍行人疏,糜珠斧桂为晨餔。

天寒苜蓿芽未茁,夜深鼯鼠时相呼。

鹄袍诸生半僵卧,玉署谈经能听无。

君不见黄金峨峨千尺台,昭王乐毅俱蒿莱。

渐离击筑已绝响,荆卿易水歌空哀。

吁嗟乎人生得失何须数,尊前俛仰成今古。

时来北阙系金鱼,归去南山射猛虎。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