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对音乐情有独钟,对琴曲有着深厚的造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很高的才艺或造诣。
- 详细解释
- 陶令琴是由“陶”、“令”和“琴”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陶”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令”是古代音乐的一种曲调,表示陶渊明对音乐曲调的热爱;“琴”指的是古代的乐器,代表着音乐艺术。整个成语意味着一个人对音乐情有独钟,对琴曲有着深厚的造诣。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音乐领域有很高的才艺或造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有很高的才艺或造诣。
- 故事起源
- 陶令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陶渊明非常喜欢弹奏古琴,他的琴艺非常高超,因此被人们称为“陶令琴”。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和琴结合起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陶令琴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 例句
- 1. 他对音乐情有独钟,可以说是陶令琴。2. 她在绘画领域有着很高的才艺,可以说是陶令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陶渊明的名字和他对音乐的热爱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陶渊明在弹奏古琴,展现出他的高超琴艺,从而记住“陶令琴”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陶渊明和他的音乐才华的故事,深入学习古代音乐文化和古琴艺术,以及其他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学习钢琴非常用心,可以说是陶令琴。2. 初中生:她在舞蹈领域有很高的才艺,可以说是陶令琴。3. 高中生:他对文学和艺术都很有研究,可以说是陶令琴。4. 大学生:她在摄影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可以说是陶令琴。5. 成年人:他对电影制作非常热爱,可以说是陶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