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勛德”。1.功勋与德行。《晋书·刘弘传》:“以勋德兼茂,封 宣城公 。”《新唐书·裴度传》:“ 帝 以 度 勋德,故待以殊礼。”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 晋 室元老旧臣若早归降,我自念其勛德,布列要位。”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温公 论碑誌,谓古人有大勋德,勒铭鐘鼎,藏之宗庙,其葬则有丰碑以下棺耳。”
(2).指有功勋德行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子攸 不顾宗社,讎忌勋德,招聚轻侠。”
- 基本含义
- 指功勋和德行,形容人品德高尚,有杰出的功绩。
- 详细解释
- 勋德是由“勋”和“德”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勋”指功勋、功绩,“德”指道德、品德。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既有杰出的功勋,又有高尚的品德。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扬和称颂具有杰出功绩和高尚品德的人,特别是那些为国家、社会或他人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勋德”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德行和功绩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才能被称为“勋德”。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勋德
- 例句
- 1. 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勋德之臣”。2. 这位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勋德之人”。
- 记忆技巧
- 记住“勋德”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勋”字与“功勋”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勇敢和贡献而获得了功勋。2. 将“德”字与“品德”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高尚品德而被人称赞和尊敬。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勋德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和《大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为社区做了很多义工工作,他们是真正的勋德之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勋德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3. 高中生:那位科学家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华,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勋德。4. 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成就,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勋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