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云纪的词语解释
云纪的意思
拼音:yún jì    注音:ㄧㄨㄣˊ ㄐㄧˋ
基本解释

传说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鸟变龙工,凤书云纪。”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云纪 轩皇 代,星高太白年。”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所以春皇秋帝,云纪火官,承妙用以御寰瀛,体无为而统天地。”

基本含义
指古代文人吟咏诗词时,借助云彩的形态或运动来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
详细解释
云纪是由“云”和“纪”两个字组成的。云指天空中的云彩,纪指记录、记载。成语的意思是指古代文人在吟咏诗词时,通过观察云彩的形态或运动来感叹时光的流逝、人事的转变,表达出对光阴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之情。
使用场景
云纪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常常用来表达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可以在写作、演讲、讲故事等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云纪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文人吟咏诗词时观察云彩的情景。当时,文人们常常在山水之间吟咏诗词,借助云彩的形态或运动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语结构
云纪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时光如云纪,转瞬即逝。2. 他在作品中运用了云纪的意象,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3. 这首诗以云纪为主题,描绘了人事如梦的境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云纪”与云彩和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站在山顶,看着天空中的云彩缓缓流动,触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等,以扩展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山顶向天空望去,看到云纪流转,感叹时间过得真快。2. 初中生:我们要珍惜青春,因为云纪流转,转瞬即逝。3. 高中生:云纪的变幻形态,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无常和瞬息万变。4. 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深切感受到云纪的飞逝,要珍惜每一天。5. 成人:回首往事,云纪如梦,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以上是关于成语“云纪”的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云纪”的诗词

信安王幕府诗

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

庙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权。

盘石藩维固,升坛礼乐先。

国章荣印绶,公服贵貂蝉。

乐善旌深德,输忠格上玄。

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圣祚雄图广,师贞武德虔。

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华省徵群乂,霜台举二贤。

岂伊公望远,曾是茂才迁。

并秉韬钤术,兼该翰墨筵。

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振玉登辽甸,摐金历蓟壖。

度河飞羽檄,横海泛楼船。

北伐声逾迈,东征务以专。

讲戎喧涿野,料敌静居延。

军势持三略,兵戎自九天。

朝瞻授钺去,时听偃戈旋。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

云端临碣石,波际隐朝鲜。

夜壁冲高斗,寒空驻彩旃。

倚弓玄兔月,饮马白狼川。

庶物随交泰,苍生解倒悬。

四郊增气象,万里绝风烟。

关塞鸿勋著,京华甲第全。

落梅横吹后,春色凯歌前。

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

曳裾诚已矣,投笔尚悽然。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0)

冬至寓建阳作

绣日添汉宫,书云纪晋观。

山家独奚为,刚肠占易彖。

幽人意欣然,起坐视晴汉。

大化回初阳,漫漫今已旦。

川泳有游鱼,云飞见翔雁。

滞留本何心,永怀发孤叹。

诚哉利攸往,观辞思过半。

(0)

和罗权丞至日雪韵

台上五云纪,宫中一线添。

巧开三白瑞,幻出六花盐。

宿麦犹期润,前山已见尖。

应怜贵公子,索句久巡檐。

(0)

应天长.至日

风生觱发,气转葭灰,正喜一阳初集。

云纪瑞更卜,丰和是黄赤。时闭关,方杜客。

爱将衰背烘残日。春意着、梅花十分,巳开六七。

一线较初长,香添宿火,暖气薰幽室。

正竹坞茶炉待雪,偶喜片云头上黑。

看朝来,迷路陌。洒冰花、重重密密。

倚寒空,诗裁柳絮,酒分珠滴。

(0)

渔家傲·其十一

十一月新阳排寿宴。黄钟应管添宫线。

猎猎寒威云不卷。风头转。时看雪霰吹人面。

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

腊近探春春尚远。闲庭院。梅花落尽千千片。

(0)

至日恭闻车驾入都志喜二首·其二

至日连年帝远征,今年至日喜还京。

登歌想像聆周雅,振旅传呼列汉旌。

皇祚永占千岁历,圣聪明照万方情。

灵台旧职今谁掌,不用书云纪太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