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对敌常用于形容军事行动、政治斗争或其他竞争性活动中的对抗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坚定决心。
- 例句
- 1.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对敌人进行坚决斗争。2. 在这次竞争中,我们要保持对敌的警惕,争取胜利。
- 基本含义
- 对抗敌人,与敌人作斗争。
- 基本解释
◎ 对敌 duìdí
(1) [fight an enemy]∶对付敌人
我们团结对敌
(2) [confront]∶面对敌人
对敌作战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策略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对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对敌人进行坚决斗争。2. 初中生:在学习上,我们要对知识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攻克,对敌人进行有效打击。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对敌人进行全面分析和对策制定。
- 故事起源
- 对敌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三年》。当时,鲁国的宣公在与晋国作战时,他对自己的将士说:“我不轻易对敌,但一旦对敌,就一定要战胜敌人。”这句话表达了宣公对敌人的坚定决心,后来成为了成语“对敌”的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对敌”这个成语与坚定的决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内心充满了对敌的决心和勇气。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1).面对敌人;对敌人作战。《周礼·春官·车仆》“苹车之萃” 汉 郑玄 注:“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 孙诒让 正义:“对敌时可蔽隐以避矢石也。”《南史·萧确传》:“ 确 每临阵对敌,意甚详赡。” 唐太宗 《宴中山》诗:“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2).两军对峙;交战;对抗。《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今与贼家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於势大损。”《西游补》第七回:“想是 秦始皇 亲身领了兵来与俺家对敌。” 郭沫若 《不读书好求甚解》:“近来国家主义者之反对共产主义,已经成了全面的对敌,这是无可隐讳的。”
(3).仇敌;对头。 唐 元稹 《厅前柏》诗:“我本癲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