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改色的词语解释
改色的意思
拼音:gǎi sè    注音:ㄍㄞˇ ㄙㄜ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立场发生了转变。比如,当一个人原本支持某个观点,但后来改变了立场,可以使用“改色”来形容他的转变。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例句
1. 他原本对这个计划非常支持,但后来改色了。2. 这个花朵从白色逐渐改色为红色,非常美丽。
基本含义
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基本解释

◎ 改色 gǎisè
(1) [change colour]
(2) 变成另一种颜色
面不改色
(3) 通过与另一种颜色或另一种浓淡的色彩搀和而改变色调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改变态度、立场相关的成语,比如“改弦易辙”、“转变立场”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改色”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花朵开始改色了。2. 初中生:他原本支持这个观点,但后来改色了,变得完全相反。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在选举前后改色了,让人感到失望。4. 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改色,不断学习和进步。5. 成年人: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他改色了,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改色”。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改色”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的记载。然而,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描写花朵改变颜色的诗歌和故事,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为“改色”这个成语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背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花朵改变颜色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朵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从白色变成红色,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改色”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改色”的结构是“改”和“色”的组合。其中,“改”表示改变,而“色”表示颜色。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表示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的意思。
详细解释

(1).指古代随改正朔而改变所崇尚的颜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其驪翰改色,寅丑殊建。” 李善 注:“《礼记》曰:‘ 夏后氏 尚黑,戎事乘驪。’ 郑玄 曰:‘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黑马曰驪。’《礼记》曰:‘ 殷 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玄 曰:‘以建丑之月为正月,物生色白。翰,白色马也。’”
(2).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 李德林 《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 李东阳 《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0)
诗文中出现“改色”的诗词

初月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0)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0)

古诗三首·其一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六万壑松风

苍翠郁氤氲,岩端细径分。

四时无改色,众木有超群。

盖影晴仍暗,涛声静不纷。

髫年读书处,终是愧尊闻。

(0)

莲花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0)

题林德清竹雪斋

高斋修竹林,积雪竹间深。

岁暮不改色,幽人同此心。

种梅分地隙,笼鹤就墙阴。

想见椒江上,扁舟许客寻。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