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钧天曲的词语解释
钧天曲的意思
拼音:jūn tiān qǔ    注音:ㄐㄩㄣ ㄊㄧㄢ ㄑㄩˇ
使用场景
钧天曲常用于形容音乐声音宏大、激昂激荡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音乐会、演唱会等音乐表演的氛围和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激烈、激动人心的场景,如战争、竞技比赛等。
例句
1. 音乐会上演奏的交响乐,如同钧天曲般震撼人心。2. 战场上的战鼓声如同钧天曲般激荡着士兵们的斗志。
基本含义
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荡,如同天地震动。
基本解释

指钧天广乐。 唐 鲍溶 《湘妃列女操》诗:“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寳琴遥嗣续。”亦省作“ 钧曲 ”。《海录碎事·帝王》引 王禹玉 《御宴》诗:“夜又更传仙鹤语,为延钧曲与民娱。”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鸣金收兵”、“琴瑟和谐”等。2.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和音乐发展历程,了解不同音乐曲调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音乐老师弹奏的钢琴曲,像钧天曲一样动听。初中生:演唱会上歌手的高亢激昂的嗓音,宛如钧天曲般震撼人心。高中生:战地上士兵们奋勇杀敌的呐喊声,响彻战场,犹如钧天曲一般激荡人心。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描述了庄子与齐景公的对话。齐景公问庄子:“吾闻之:有钧天之乐者,将以和天乎?”庄子回答说:“无,臣之所闻无过噫嘻之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音乐会现场,音乐声如同钧天曲一样震撼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词语结构
主体结构:钧天曲拆解结构:钧+ 天+ 曲
详细解释
钧天曲是由“钧”、“天”、“曲”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钧”是指音乐声音高亢激荡的样子,“天”表示广阔无垠的意境,“曲”指的是音乐曲调。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声音的雄壮和震撼。
(0)
诗文中出现“钧天曲”的诗词

督学陈公父母偕寿诗

朝陟罗浮顶,暮登紫帽峰。

紫帽峰中何所有,青天独削金芙蓉。

长眉隐者修仙躅,致书天姥怀金粟。

云冠霜帙遍藤罗,霞标玉笈盈幽谷。

陈翁餐液驻其间,谪自仙人第一班。

披裳时见笼烟雾,拂袖时闻响佩环。

都门解组辞文学,耆年遂得还初服。

偕隐梁鸿更有妻,入山弘景寻真乐。

有儿千里名家驹,下笔如探骊龙珠。

二十明经拾青紫,三十作赋为大夫。

北山榆栎纷如许,何似南山乔与梓。

抽书几载奉兰台,东南竹箭今专美。

朱颜丹辇映华簪,文章已便粤青襟。

孙阳不少千金顾,相马宁酬骏骨心。

东海曾见桃三熟,瑶池清奏钧天曲

文星高粲婺星光,长生何用华封祝。

鸠杖鱼轩次第新,年年恩宠拜枫宸。

陈姥秀笄六珈贵,重封偕老颜如春。

朱堂结构开耆寿,我弁振缨向庭牗。

鸾歌凤舞乐轩辕,瞻云遥上长生酒。

就中桃李竞千枝,搦管挥毫待赋诗。

鲰生未解酬恩意,大块宁忘雨露私。

(0)

嫁女诗·其三

八马回乘汗漫风,犹思往事憩昭宫。

宴移玄圃情方洽,乐奏钧天曲未终。

斜汉露凝残月冷,流霞杯泛曙光红。

昆崙回首不知处,疑是酒酣魂梦中。

(0)

游仙曲寄外舅吴宾岑先生

天风吹海珊瑚湿,琼楼隐约排云出。

曙色微茫晓露浓,霓裳一队凌波立。

同蹑青鸾拜玉皇,五铢衣暖缀明珰。

白榆历历莺声滑,碧水迢迢蜃气凉。

双成憨坐蓬莱岛,花落嵰山红不扫。

笑掷明珠戏凤凰,星眸下觑尘寰好。

才动尘心上界知,一篇真诰降彤墀。

广寒齐奏钧天曲,折赠芙蓉当柳枝。

璇宫人去苍苔锁,世味深尝无一可。

回首红墙粉汉遥,青天碧月情无那。

桃开桃落岁华赊,重叩瑶池阿母家。

乞返玉真清冷地,不司符箓只司花。

(0)

天上谣

梦飞八翼登天门,紫霞红雾通朝暾。

星河夜寒银浪白,河东拾得支机石。

绛节朝回贯月槎,琼楼缥缈太清家。

虞廷九奏钧天曲,凤池波煖鹓雏浴。

(0)

吴制台招燕镇海楼赋此

功成幕府锦筵开,建节东南间世材。

杂虏已收前箸画,憬夷应有献琛来。

王风自镐人千古,帝乐钧天曲几回。

萧露已深良夜静,炬光犹带彩云回。

(0)

湘妃列女操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终奏钧天曲

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

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宫日黄昏,闇携女手殷勤言。

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

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