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池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东南十二里。相传 隋 蜀王秀 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一僧见之曰:“摩訶宫毗罗。”盖 胡 僧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其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訶池”。一说,为 隋 萧摩诃 所置,故名。 唐 高骈 《残春遣兴》诗:“画舸轻橈柳色新, 摩訶池 上醉青春。” 宋 陆游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 摩訶池 上追游路,红緑参差春晚。”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梅为琢鍊堆前树,人是 摩訶池 上莲。”
- 基本含义
- 指非常广阔的水域,也比喻广博的学问或知识。
- 详细解释
- 摩诃池是佛教词语,原指佛陀在灵鹫山下的大水池。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指广阔的水域,比如大海、江河湖泊等。在现代汉语中,摩诃池也被用来比喻广博的学问、知识或信息。
- 使用场景
- 摩诃池常用于形容某人的知识渊博或某个领域的学问广博。可以用于赞美学者、专家或者形容某个领域的知识丰富。
- 故事起源
- 摩诃池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指的是佛陀在灵鹫山下的一处大水池。这个水池非常广阔,因此被称为摩诃池。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比喻广阔的水域和广博的学问。
- 词语结构
- 摩诃池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三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学问如摩诃池般广博无边。2. 这本书是一座摩诃池,包含了丰富的知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摩诃池”与“广阔的水域”和“广博的学问”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文化和佛经,了解摩诃池在佛教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知识就像摩诃池一样广阔。2. 初中生:老师的学问就像摩诃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智慧。3. 高中生: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幸能够接触到摩诃池般的知识资源。4. 大学生:我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像摩诃池一样广博,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