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识大体的词语解释
识大体的意思
拼音:shí dà tǐ    注音:ㄕㄧˊ ㄉㄚˋ ㄊㄧˇ
基本解释

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善扑营》:“其后 文远皋寧 任金吾时,以其贱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罢之,人称其识大体云。” 闻一多 《演讲录·八年的回忆与感想》:“这年头愈是年轻的,愈能识大体,博学多能的中年人反而只会挑剔小节。”

基本含义
指能够理解事物的大致情况,把握事物的全貌。
详细解释
识大体是由“识”和“大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识”表示认识、了解,而“大体”表示整体、总体。识大体的含义是指能够通过观察、了解和分析,理解事物的大致情况,把握事物的全貌,而不仅仅关注细节。
使用场景
识大体常用于表达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把握能力。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分析问题、判断事物时具备全面的思考能力,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能够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而不被琐碎的细节所干扰。
故事起源
关于识大体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却非常广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学问和治理思想有关,强调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把握的重要性。
词语结构
成语“识大体”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虽然不懂专业知识,但是他能够识大体,从整体上看待问题。2. 这个领导能够识大体,他总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识大体”的技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关联词义:将“识大体”与“了解整体情况”进行关联,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2. 创造联想
可以将“识大体”与一个能够全方位观察和理解事物的人进行联想,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成语“识大体”:1. 阅读: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和新闻,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语境。
2. 听说
在日常交流中尝试使用成语“识大体”,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写作
在写作中运用成语“识大体”,丰富文章的表达和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识大体地看书,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识大体,不要只看到问题的一部分,要从整体上思考。3. 高中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先识大体,然后再深入分析和解决细节。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识大体”。
(0)
诗文中出现“识大体”的诗词

夜读示两儿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

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

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

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

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

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

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

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

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

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

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䙰归汝父,井臼躬料理。

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

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

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

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脩脯,和丸偕卧起。

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

(0)

赠沈尹北征·其六

昨日出西樵,山人远寄声。

学贵见大意,道贵究大成。

治贵识大体,事贵举大经。

琐琐细末间,何苦太经营。

近民民自亲,吏弊安足惩。

民散吾远之,返本源乃清。

所以古先人,一一理性情。

振振明道子,千载有徽称。

(0)

次韵高秘书

高郎水江汉,波浪所从出。

读书识大体,于世无弃物。

谁欤戒盈满,视彼攲器侧。

如君执谦柄,我不能万一。

群公石渠上,天子正侧席。

翻然侍亲归,袍茜发黑漆。

老仙顾之笑,吾与子居越。

人生屈伸肘,犹动静语默。

非无鹤乘轩,亦有骥在枥。

忠当尽臣节,孝则共子职。

煌煌周孔意,千古照简册。

吾侪负君亲,但守不黔突。

(0)

题福泉山张三丰手书遗迹

黔中万山争恢奇,福泉远在山城陴。

当年边郡始开创,高丘大壑藏蛟貔。

仙人想亦避世网,跨江越楚来荒陲。

相传结茅夜礼斗,星精照烂如朝曦。

乾坤旷荡供啸傲,风雨舛误恣鞭笞。

诏书数下不可致,守土敦请徒尔为。

道成跨鹤去不返,追慕神异谀以辞。

字端行密备梗概,简阅工匠深磨治。

诹辰立石诧奇事,碑阴仿佛蟠龙螭。

神仙指画胜剞劂,苔侵雨蚀无雕亏。

至今屈指三百载,濡墨脱纸犹淋漓。

岣嵝《石鼓》尚莫识,瑶函宝笈诚难窥。

要之幽远存勿论,思议穿凿羞群迷。

儒生论世识大体,孤竹清节传口碑。

永乐改元受符箓,张侯勋亦铭鼎彝。

不臣不友遂高尚,落落千古知者谁。

我朝升平洽文治,山陬僻壤成交衢。

欲起仙人叩遗迹,烟霞黯淡空山祠。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八常读论语

报罢读论语,普沆先后同。

可谓识大体,更张非所工。

水旱日疏陈,太初尤醇忠。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