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稳定和均衡。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可以说是嵩衡之德。2. 这位教授学识渊博,堪称嵩衡之学。
- 基本含义
- 指山峰高耸,象征崇高。也比喻人品高尚、学识渊博。
- 基本解释
嵩山 与 衡山 的并称。 南朝 陈 徐陵 《裴使君墓志铭》:“每以财轻篻籜,义重 嵩 衡 ,割宅字贫友之孤,开门延故人之殯。”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 嵩 衡 不拒细壤,故能崇其峻; 江 流不让细流,所以存其广。”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山岳文化,以及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高尚”、“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 初中生:这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可以说是嵩衡之学。3. 高中生:他的学识渊博,堪称嵩衡之德。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追求嵩衡的品德和学识。
- 故事起源
- 根据古代传说,嵩山是中国五岳之首,被誉为“中岳”。而古人认为高山象征崇高和高尚,因此将嵩山与品德高尚的人相联系。同时,天平作为一种公正的衡量工具,也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和行为的公正与稳定。因此,将嵩山和天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嵩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嵩衡”与嵩山和天平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高耸的山峰上放着一把平衡的天平,代表高尚和平衡的品德。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嵩衡,又称“嵩山之衡”,源于中国山峰嵩山,衡为天平。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山势雄伟壮丽。而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品的器具,象征公正和平衡。成语“嵩衡”借用嵩山之高和天平之平衡的形象,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尚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