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暴力、凶残或残忍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或谴责那些以暴力手段伤害他人的人。
- 例句
- 1. 这个杀手专门伐命,极其凶残。2. 暴力伐命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
- 基本含义
- 指以暴力手段夺取他人的性命。
- 基本解释
戕害性命。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忍痛苦之药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云笈七籤》卷六十:“世上之人多嗜慾,伤生伐命,今古共焉。”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寡欲》:“其视秀惠温柔,不啻伐命之斧、鴆毒之杯。”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关羽的故事,以及其他与暴力相关的成语,如“屠杀”、“杀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伐命的行为违法又残忍。2. 初中生:在这个电影里,主人公为了复仇伐命,但最后也付出了代价。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暴君伐命,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4. 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伐命的行为,倡导和平与尊重生命的价值。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武将关羽。关羽是刘备的忠诚战友,被誉为“武圣”。在一次战斗中,关羽面对敌人的围攻,勇猛无比,用刀斩杀了许多敌人。因为关羽的威名已经传遍敌军,敌人害怕他的武力,于是决定采取诡计杀死他。他们派出一个看似无害的妇人,装作向关羽请教刺绣的问题,然后趁机刺杀关羽。关羽并不怀疑妇人的意图,却因为太过自信而上当受骗,最终被刺杀身亡。因此,这个成语中的“伐命”也暗示了关羽被暗杀的悲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关羽被暗杀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关羽面对敌人的围攻时,他勇猛地伐敌人的命,但最终却因为太过自信而被伐命。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伐命意为用武力或暴力手段夺取他人的性命。其中,“伐”指用武力攻击,而“命”指人的生命。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使用暴力手段夺取他人生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