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揩背的词语解释
揩背的意思
拼音:kāi bèi    注音:ㄎㄞ ㄅㄟ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的情景。它可以用来描述朋友之间的互助、同事之间的合作,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它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以及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和分担困难的态度。
例句
1. 他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总是在我困难时揩背。2. 在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揩背,共同完成任务。
基本含义
揩背指替人揩背部的汗水,比喻替人分担困难或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基本解释

揩擦背部。 宋 苏轼 《如梦令》词:“垢水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夏义成》:“酒三行,赴浴。令一子揩背,甚以舒畅为乐。”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成语“揩背”:1. 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故事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揩背”的故事和用法。2.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边的互助合作和友善相助的情景,尝试找到并运用成语“揩背”来形容和表达这些情景。3. 练习造句,将成语“揩背”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提升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学之间要互相揩背,共同学习进步。2. 初中生: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互揩背,共同完成任务。3. 高中生: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我愿意揩背,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4.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大家要互相揩背,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揩背”的具体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即在夏天或剧烈运动后,人们需要有人帮助揩去背部的汗水来减轻不适。这个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互助合作和关心他人的精神,因此,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帮助别人分担困难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揩背”:1. 将“揩背”这个成语与夏天出汗过多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有人帮助你揩去背部的汗水,以减轻不适的感觉。2. 将“揩背”这个成语与帮助别人分担困难的行为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别人摆脱困境的情景。
词语结构
成语“揩背”的结构为“动词+名词”,其中“揩”表示帮助、分担,而“背”表示背部。这个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详细解释
成语“揩背”源于古代民间习俗,当人们在夏天或剧烈运动后出汗过多时,需要有人帮助揩去背部的汗水以减轻不适。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帮助别人分担困难或解决问题的行为。它强调了互助合作和友善相助的精神。
(0)
诗文中出现“揩背”的诗词

如梦令.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阙。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七

天不能盖,地不能载。即之本无,弃之则在。

无本不无,在即不在。金刚与泥神揩背,一拶粉碎。

(0)

送愿来上人还谷旸祝其本师生日即□赴范总戎之约

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

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

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0)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
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