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对官员的期望和赞美,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白衣尚书,一直以来都以廉洁著称。2. 这位官员被称为白衣尚书,因为他在政务中一直秉持着高尚的品德。
- 基本含义
- 指清廉正直、品行高尚的官员。
- 基本解释
东汉 郑均 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 均 屡辟不诣,公车特徵,拜侍御史,月餘迁尚书, 肃宗 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 任城 ,乃幸 均 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 青衣太昊 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梁书·何胤传》:“ 果 ( 王果 )还,以 胤 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 胤 固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职制度和中国古代文化,深入了解清廉政治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白衣尚书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白衣尚书学习,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3. 高中生:白衣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员的楷模,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白衣尚书,为政府和社会带来正能量。
- 故事起源
- 白衣尚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苑英华》中,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已经无法考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白衣尚书与廉洁、正直和高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的联想。
- 词语结构
- 白衣尚书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白衣”和“尚书”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白衣尚书是指身穿白色衣袍的高级官员,尚书是古代官职中最高级的一种,代表着权威和尊贵。白衣象征纯洁和廉洁,因此白衣尚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官员廉洁正直,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