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伏肉的词语解释
伏肉的意思
拼音:fú ròu    注音:ㄈㄨˊ ㄖㄡˋ
使用场景
伏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挫折或委屈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表现出来,以维护自己的形象或达到某种目的。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淡定,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动摇。
例句
1. 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他能够伏肉,不轻易发火。2. 尽管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但她仍然能够伏肉,不让自己受到影响。
基本含义
指隐藏、压制自己的愤怒、不满或情感。
基本解释

死尸的肉。 明 袁宏道 《过彭城吊西楚霸王》诗:“猛虎快吞啖,终不噬伏肉。”《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大虫不吃伏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关于伏肉的故事和相关的成语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被同学欺负了,但我能够伏肉,不和他们争吵。2. 初中生:老师对我有偏见,但我能够伏肉,努力学习,证明自己的实力。3. 高中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能够伏肉,不放弃努力,继续努力提高。4. 大学生:实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我能够伏肉,积极解决问题,不轻易抱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理解和应用“伏肉”这个成语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伏肉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根据古代文献和典故的记载,伏肉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九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杨戬的人,他被人诬陷,但他能够忍受委屈和冤屈,没有发泄自己的怒气。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忍辱负重,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伏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他的愤怒和不满就像是肉一样被压制住,没有暴露出来。
词语结构
主体成语为“伏肉”,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伏肉是由“伏”和“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伏”表示隐藏、压制,“肉”表示肉体或情感。伏肉的意思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或为了保持形象而对自己的愤怒、不满或情感进行压抑和隐藏。
(0)
诗文中出现“伏肉”的诗词

诗并序·其八十九

难忍傥能忍,能忍最为难。

伏肉虎不食,病鸟人不弹。

当时虽埼堵,过后必身安。

唾面不须拭,从风自荫干。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七

俊鹞不打篱边兔,猛虎终不食伏肉

毛头星现北斗前,把断天关并地轴。

(0)

东方曼倩行

孝武帝时有东方生,长九尺余。

月请一囊粟,不能并侏儒。

用奇钓上闻,待诏始离公车。

射覆多巧中,往往解上颐。

舌折郭舍人,戟止馆陶儿。

拔剑割伏肉,殿上或小遗。

怪哉辨秦狱,驺牙表降夷。

歌郑必终雅,为谀不废直。

偶尔乞大官,无官意亦得。

上赐颇不赀,梁肉金钱帛。

悉送宛若家,相与行交接。

海鸥一世主,儿戏诸王公。

首阳呼为拙,柱下始云工。

宁学公孙丞相,脱粟不令舂。

厨车载渭桥,巫蛊满东宫。

挥手谢世人,竦身白云中。

(0)

种竹

香严活葬在南阳,知是所知忘未忘。

猛虎不应餐伏肉,听教风雨细商量。

(0)

过彭城吊西楚霸王

一骓渡江东,猛气不可触。

只手挈河山,英王尽奴伏。

鸿门放亭长,肝肠何煜煜。

猛虎快吞啖,终不噬伏肉

刘项敌道棋,一先成陨覆。

亚夫真圣眼,西楚亦王局。

(0)

因事示众

石本落落,玉自碌碌。古之今之,一何?速。

师子不咬麒麟,猛虎不食伏肉

君不见洞庭孤岛烟浪深,木马追风有人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