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料度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预测能力,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解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料度来表达对某个事件的预测或对某人行为的猜测。
- 例句
- 1. 他对人的心思很敏感,常常能料度出别人的想法。2.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料度后续的工作安排。3. 老师通过学生的表现来料度他们的学习进度。
- 基本含义
- 料度指的是估计或判断事物的情况和结果。
- 基本解释
◎ 料度 liàodù
[reckon; imagine] 料想揣度
前景无法料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料事如神”、“料到”等,以扩大对于料度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料度明天的天气会很好,所以准备去公园玩。2. 初中生:老师通过学生的表现来料度他们的学习进度,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3. 高中生:在面试时,面试官会通过候选人的回答来料度他们的能力和适应性。4. 大学生: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数据可以料度市场的发展趋势。5. 成年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常常需要凭借观察和感知来料度他们的意图和态度。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了一个关于料度的故事。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职位,但他的行为举止让人难以判断他是否真的有才能。有人问晋平公,对于重耳这个人,你如何评价?晋平公回答道:“我料度他。”这句话意味着晋平公对于重耳的才能和潜力有一定的估计和判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料度的发音“liào dù”与“料肚”联想在一起。想象一个厨师在料肚时,他需要根据食材和经验来判断烹饪的时间和方式。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料度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料度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料”和名词“度”组成。
- 详细解释
估计;忖度。《史记·苏秦列传》:“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於 秦 ,料度诸侯之卒十倍於 秦 。” 宋 李觏 《闻喜鹊》诗:“生平智力可料度,有巢往往输鸣鳩。”《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 叶圣陶 《搭班子》:“虽然料度新校长未必不用旧人,对于自己的请求大约能够答应,然而也说不定会来个‘不’字。”
指俸禄供给的限额。《北史·隋房陵王勇传》:“率更令 晋文建 ,通直散骑侍郎判司农少卿事 元衡 ,料度之外,私自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