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狎语的词语解释
狎语的意思
拼音:xiá yǔ    注音:ㄒㄧㄚˊ ㄧㄩˇ
使用场景
狎语多用于贬义,用来批评和讽刺那些言谈举止轻佻、放肆、不拘礼节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公众场合或正式场合的不当行为,或者用于批评某人言辞不正经、不庄重的说话方式。
例句
1. 他的狎语言行举止,不符合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形象。2. 这个人总是说些狎语,毫无分寸之心。
基本含义
指轻佻、放肆、不正经的言行举止。
基本解释

(1).猥亵的话。《宣和遗事》前集:“将呈伎艺,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时出狎语。”
(2).戏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武科》:“﹝ 马全 ﹞与同官某狎语失欢,奋拳相角。”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行举止有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言简意赅”等,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狎语言行举止,让老师很生气。2. 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总是说些狎语,大家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老师批评了他的狎语,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4. 大学生:他的狎语言行举止,让他在社交场合失去了很多机会。
故事起源
狎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年》中。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阚止的人,他是个轻佻放肆、不拘礼节的人。有一次,阚止在公开场合说了些不当的话,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批评。后来,人们用“狎语”来形容他那种轻佻放肆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言行轻佻、放肆的形象,然后将“狎语”与这个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详细解释
狎语是由“狎”和“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狎”有亲近、亲近无礼的意思,“语”指言语。狎语的含义是指言语举止轻佻、放肆、不正经。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言行不端正,不拘礼节,不注重言行的庄重和得体。
(0)
诗文中出现“狎语”的诗词

哀亡国

买桑喂蚕丝不多,凿洼种藕莲几何?

广陵夜月璚花宴,结绮春风玉树歌。

君不见黑头江令承恩早,白发萧娘情未了。

狎语淫人梦不醒,宫城绿遍王孙草。

昏昏黄雾塞宫门,白练寒生玉颈痕。

锦绣江山春似画,几伤风雨吊迷魂。

(0)

舟过万寿寺小憩禅院忆旧有作·其二

樛木经千岁,无风籁自吟。

山峰标静体,波影净尘心。

听法浮潜鲤,忘机狎语禽。

十年过隙易,何以惜分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