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陡峭壁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栈阔二尺,长六七丈,石崖上下削立,外无纤竇片痕。”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而石壁环寺之背,削立千尺入天。”
- 基本含义
- 削减高大的东西,使之变得矮小。
- 详细解释
- 削立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将高大的东西削减或砍伐,使其变得矮小。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将傲慢或自大的人削弱或打压,使其变得谦卑或低下。
- 使用场景
- 削立常用于描述对自大或傲慢的人进行批评或惩罚的情景。比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被打败后,自大心态被削弱的人。
- 故事起源
- 削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提到了一个人名叫饭疏食,他非常自大,认为自己能够削减天地的高大,使之变得矮小。于是,他开始削减树木和山脉,但最终他发现自己做不到,反而被树木和山脉所削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傲慢和自大最终会被现实所打击。
- 词语结构
- 削立的结构是“削减+ 立”。
- 例句
- 1. 他的自大态度终将被现实所削立。2. 那个傲慢的人需要一次失败来削立他的自信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高大的塔,然后想象一个人用斧头将它削减,使之变得矮小。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削立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其他著作,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思想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输了,削立了他的自信心。2. 初中生:教师通过严格的要求,削立了学生的骄傲心。3. 高中生:成功并不会削立他的谦逊,他依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