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徐趋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态度,或者指一个团队在决策时拖延不决、行动缓慢的现象。
- 例句
-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很徐趋,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2. 这个团队的行动一直很徐趋,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 基本含义
- 指行走缓慢、迟疑不前的样子。
- 基本解释
犹徐步,徐行。《礼记·玉藻》:“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 郑玄 注:“君、大夫、士之徐行也,皆如与尸行之节也。” 姜宸英 《湛园札记》:“徐趋对下疾趋,则趋犹行也。”《战国策·赵策四》:“左师 触讋 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行动、决策相关的成语,例如“犹豫不决”、“望洋兴叹”等,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操场上走路的时候总是很徐趋,好像有一只乌龟一样。2. 初中生:他在面对选择时总是很徐趋,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3. 高中生:这个团队的行动一直很徐趋,导致项目进展缓慢。4. 大学生:在职场上,一个人如果总是徐趋不前,很难取得成功。
- 故事起源
- 据说,徐趋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有关。古时候有一个官员叫徐福,他在出使东海时发现了蓬莱仙山,但他却迟迟不敢上山。后来,徐福的儿子徐趋上山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仙草。因此,人们用“徐趋”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时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前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徐趋”与“徐福”联系起来记忆。徐福是徐趋的起源,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徐趋中的“徐”是形容词,修饰“趋”这个动词,表示行走缓慢的动作。
- 详细解释
- 徐趋是由“徐”和“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徐指缓慢,趋指追赶。徐趋形容行走缓慢,迟疑不前的样子。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行动时犹豫不决,不敢下决心或者迟迟不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