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圆润 yuánrùn
(1) [be mellow and full;suave]∶声音滑利甜润
布谷鸟圆润的啼声
(2) [smooth and moisten]∶物体表面光滑润泽
圆润的卵石
(3) [round]∶技法圆熟流利
小学生圆润的笔法
- 近义词
嘹后、清脆
- 反义词
沙哑
- 英文翻译
1.mellow and full
- 详细解释
(1).指技法圆熟流利。 元 虞集 《题赠叶梅野原序》:“ 集 尝见故家有藏 徐熙 墨杏花者,用笔圆润,有篆籀法。”
(2).指物之表面光滑润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其山无石,而有石子,套部长以洁白圆润者,人各集一堆,名阿保。”
(3).指声音滑利甜润。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不时地听到布谷鸟圆润的悦耳的啼声。”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圆滑、稳重。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态端庄、举止得体,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圆滑、机智。常用于夸奖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圆滑,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做事不老实、不直率。
- 故事起源
- 《庄子·人间世》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为人圆润,能言善辩,但行事不老实。曾子的父亲曾参看到了这一点,便用一块圆石磨成了一个方孔,放在曾子常走的路上。曾子每次经过都会绕行,没有去直接踩到方孔上。曾参看到后,对曾子说:“你为人圆润,言辞甜美,但行事不老实,这正如你每次都绕过方孔一样。”从此,人们就用“圆润”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圆滑、稳重。
- 词语结构
- 由“圆”和“润”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非常圆润,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2. 这位演讲者非常圆润,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圆润”的形状,想象一个人的仪态端庄、举止得体就好像一个圆形的物体一样,圆润而稳重。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的成语,如“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等。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圆满”、“圆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非常圆润,老师都很喜欢他。2. 初中生:她的谈吐优雅,举止得体,给人一种圆润的感觉。3. 高中生:他的言辞圆润,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4. 大学生:他的仪态非常圆润,给人一种稳重而亲切的感觉。5. 成年人:他的圆润的性格使他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