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承担重大责任或负重较大的工作。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肩负多重任务或压力。
- 例句
- 1. 那位年轻的CEO肩负着公司的重任,真是鞍衔之人。2. 老师让我负责班级的事务,我感到自己成了一个鞍衔之人。
- 基本含义
- 比喻承受重担或责任。
- 基本解释
鞍勒。 唐 韩愈 《进王用碑文状》:“其 王用 男所与臣马一匹,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臣并未敢受领。” 宋 秦观 《题騕褭图》诗:“鞍衔不施韁復脱,旁无驭者气腾越。”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鞍衔”的使用情况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的小组长,每天都要帮助同学们完成任务,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鞍衔之人。2. 初中生:我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要负责组织各种活动,真是个鞍衔之人。3. 高中生:我是学校的学习委员,要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问题,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像个鞍衔之人。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负责组织各种大型活动,感觉自己是一个鞍衔之人。5. 成年人: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我要承担公司的发展和运营,感觉自己是一个鞍衔之人。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鞍衔”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故事的来源。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与刘邦争夺天下。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的马脱了鞍,但他仍然坚持骑着没有鞍的马继续战斗,最终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鞍衔”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鞍衔”这个成语与马背上的鞍具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背负着一个很重的鞍具,表示他承担了重大的责任或任务。
- 词语结构
- 主语+鞍衔
- 详细解释
- 鞍衔原指马背上的鞍具,比喻承担重任或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