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斧斨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严厉的批评或者严厉的打击,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的言辞或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遭受到严厉的打击或挫折。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对我的提议进行了斧斨式的批评。2. 这次考试的结果对他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斧斨。
- 基本含义
- 用斧头砍劈。
- 基本解释
泛指各种斧子。《诗·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毛 传:“斨,方銎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斧斨欲加而先折,鍼石未攻而自溃。”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高白松》:“不怕雪霜侵玉瘦,却愁雷雨化龙驤。异材詎肯资梁栋,灵梦还能避斧斨。” 明 何景明 《皇告》诗之二:“既加斧斨,屡罹兇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斧斨相关的成语,如“斩钉截铁”、“斩草除根”等,来扩展对于严厉批评或打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的作业进行了斧斨式的批评。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遭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斧斨。3. 高中生:这篇文章受到了评论家的斧斨式批评。4. 大学生:我的创业计划遭受到了投资人的斧斨。希望这个关于“斧斨”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斧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非常喜欢收集名贵的斧头。有一天,孟尝君收到了一把非常漂亮的斧头,他非常喜欢,于是就拿着斧头在庭院里砍了一棵树。他用斧头砍树的动作非常快速而准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人们就用“斧斨”这个成语来形容类似的砍劈动作,以及严厉批评或打击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斧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斧头砍劈树木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动作与严厉的批评或打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斧斨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斧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用斧头砍劈的动作。它常常用来比喻严厉批评或者痛击,意味着严厉的批评或者严厉的打击。